国家标准网
ICS 65.150 B 53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2010 - 05 - 05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7/T 1611—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兰明、王继梅、王俊鹏、马国红、曹振杰、刘强、董俊、刘东敏。 I DB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山湖乌鳢(Channa argus)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池塘要求、鱼种放养、饲料投喂、 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及网箱养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微山湖乌鳢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l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5164 无公害食品 乌鳢 SC/T 0004-2006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006 淡水网箱养鱼 通用技术要求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池塘养殖 3.1 环境条件 3.1.1 养殖环境 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1.2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3.1.3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水体适宜透明度 30cm 左右, pH 值 7.0~8.5,溶氧量≥4mg/L。 1 DB37/T 1611—2010 3.2 池塘要求 3.2.1 池塘选择 2 2 池塘通风向阳。面积以 1333 m ~2000 m 为宜,水深 2m~2.5m。池底平坦,壤土或沙壤土,淤泥 少,不超过 15 ㎝。 3.2.2 防逃设施 保持池埂高于水面 0.5m 以上,池塘进排水口设置牢固的防逃设施。 3.3 鱼种放养 3.3.1 清塘 放养前10d~15d,每667㎡用生石灰100kg~150kg化浆,均匀全池泼洒,进行干塘消毒。3d~5d后 加水至1.5m~2m。5d后,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底质和水质。 3.3.2 鱼种来源 执行SC/T 0004-2006中4.2.2.2和4.2.3.1的规定。 3.3.3 鱼种质量 体质健壮,体色鲜艳,鳞片完整,游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符合NY 5164的规定。 3.3.4 放养规格 鱼种放养规格为100g/尾~250g/尾。同池鱼种规格要整齐。 3.3.5 放养密度 2 根据养成规格和产量确定,每667m 放养1500尾~3000尾为宜。放养规格与密度见表1。 表1 放养规格与密度 规格(g/尾) 100 150 200 250 密度(尾/667㎡) 3000 2500 2000 1500 3.3.6 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宜在3月~4月初进行。 3.3.7 放养方法 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5min~10min,或用浓度为5%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消毒 5min,药浴的浓度和时间可根据鱼种大小、水温高低等灵活掌握。 3.4 饲料投喂 3.4.1 饲料种类 新鲜野杂鱼、蚯蚓等动物饵料和膨化饲料。 3.4.2 饲料质量 2 DB37/T 1611—2010 动物性饵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投喂前应用水冲洗干净。膨化饲料主要营养成 分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40%。饲料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3078、NY 5072和SC/T 1077的规定。 3.4.3 投喂量 鲜活饵料一般为鱼体重的4%~8%,膨化饲料一般为鱼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要视天气、水温、 乌鳢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 3.4.4 投喂方法 春初秋末日投喂1次~2次,生长旺季日投喂3次。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投喂 首先要进行驯化,在池内定点设置食场,每天2次~3次在食场抛投饵料,使鱼形成定时定点摄食习性。 3.5 水质管理 高温季节每5d~7d换水一次,每次更换池水的1/3~1/2,其他季节每15d~20d换水一次,每次20 2 ㎝~30㎝。6月底或7月初安装增氧机。水质过肥,可施生石灰改良水质,每667m 15㎏化浆均匀泼洒。 3.6 日常管理 养殖全过程应符合SC/T 0004的要求。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注意水质变化、水位变化、鱼的吃 食及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发现病死鱼及时捞出并深埋。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 做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3.7 3.7.1 病害防治 鱼病预防 3.7.1.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7.1.2 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鱼种放养时,严格进行消毒。 3.7.1.3 高温季节,每月按每千克鱼体重在饲料中拌入 5g 大蒜头或 0.47g 大蒜素,连续投喂 3d~5d。 2 3.7.1.4 注意水质调节,经常加注新水,泼洒光合细菌,每隔 15d或 20d每 667m 用 1 ㎏~2 ㎏生石灰 对池水消毒一次。 3 3.7.1.5 每 7d用 10g/m 生石灰化水泼洒对食台消毒一次。 3 3.7.1.6 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泡消毒,可用 2%~4%的食盐水浸浴 5min,或高锰酸钾 20g/m 浸浴 20min~30min,或聚维酮碘 1%浸浴 5min。 3.7.1.7 养殖排放水特别是病鱼池水排放符合 SC/T 9101 的要求。 3.7.1.8 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3.7.2 乌鳢常见病及其防治 乌鳢常见病及其防治见表2。所用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渔药的使用及休药期执行NY 5070、 NY 5071和NY 5073的规定。 3 DB37/T 1611—2010 表2 病名 发病季节 乌鳢常见病及其防治 症状 防治方法 0.38g/m3干辣椒粉与0.15g/m3生姜干片混合加 小瓜虫病 12月~6月 体表、鳍条和鳃部布满白色囊 胞 水煮沸后全池泼洒。施药后12h排出池水,换注新 水后用20g/m3~30g/m3生石灰全池泼洒,有较好的 防治效果。也可用2g/m3的瓜虫净(先将药品煎熬2 小时)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用2d。 车轮虫病 5月~8月 赤皮病 5月~10月 水霉病 常年可见,2月~5 月最易发生 败血症 5月~10月 结疖病 常年发生 4 鳃组织损坏 0.7g/m3硫酸铜全池泼洒。 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有 外用氯制剂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每100 蛀鳍现象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 ㎏鱼用1g~1.5g。 拉网、过筛、转池操作时防止鱼体受伤; 2%~ 生部充血。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 3%食盐溶液浸浴10min或400g/m3食盐、小苏打(1: 退。 1)全池泼洒。 鳍基及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 充血,眼眶周围充血。 腹内出现肿瘤状囊肿,严重者 身体变形。 生石灰20㎏~30㎏/亩全池泼洒,氟苯尼考拌 饵投喂。 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控制水质,投喂鲜饵 来进行预防。 网箱养殖 4.1 网箱要求 按SC/T 1006的规定执行。网箱材料以聚乙烯编织网片缝合而成,规格为10×6×3或8×4×3。 4.2 鱼种放养 4.2.1 鱼种质量 按3.3.3的规定执行。 4.2.2 鱼种规格 规格100g/尾~250g/尾为宜。 4.2.3 放养方法 放养鱼种宜在3月~4月初进行,鱼种进箱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5min~10min。操作轻便, 3 3 防止鱼体受伤。放养量以20尾/m ~30尾/m 左右为宜。 4 DB37/T 1611—2010 4.3 饲料投喂 参照3.4的规定执行。 4.4 日常管理 养殖全过程应符合SC/T 0004的要求。定期清除网箱内的污物和网衣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内外水 流的畅通。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若发现大小分化严重,及时分箱,每次分箱时用1.5%~2%的食盐或 3 0.4g/m 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做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 4.5 病害防治 参照3.7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1611-2010 微山湖乌鳢养殖技术规程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32: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