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DB63 ICS 备案号:26423-2009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Field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Tulip Bulbs Breeding) 2009-11-16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12-15 实施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中心、西宁市苗木花卉产业协会、西宁市质量 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军、黄洁、王清萍、李雪林、陈秀钧、来宁军、王玉清。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郁金香种球繁育的产量指标、选茬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起球、种球贮藏的技术 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海拔1800米—2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7℃的湟水河及黄河流域农业区。 2 产量指标 种植围径8cm-10cm的种球时,每公顷可产围径10㎝以上的商品球12万粒(0.81万粒/亩)以上,同 时产6cm-10cm的种球69万粒(4.6万粒/亩);种植围径6cm-8cm的种球,每公顷可产围径6cm-10㎝种球 159万粒(10.6万粒/亩)。 3 选茬与整地 3.1 选茬 选择前茬没有种过蔬菜和球根类植物,无病虫害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 壤疏松肥沃,pH值6.5-7.5,以砂质壤土为最佳。 3.2 整地 3.2.1 耕作 种植前一个月开始进行。清除前茬作物秸秆及根茎等,进行翻耕,耕深30㎝。要求深、匀、透、不 重不漏,犁垡齐平。翻后晾晒15天。 3.2.2 土壤消毒与施肥 每公顷施放50%多菌灵75千克(5千克/亩);有机肥料75000千克(5000千克/亩)、硫酸亚铁或硫 磺粉225千克(15千克/亩),翻耕耙平。 3.2.3 整平作床 犁后将土地耙平,并依地势设计好灌排水沟及种植床。床面宽3m,长10m或依地形而定,床内要求 细平。 3.3 轮作周期 每3-5年轮作一次,轮作作物为禾本科或豆科作物。 4 种球 4.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本地生长优良品种。 4.2 种球质量 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的健康饱满种球,围径8㎝-10㎝、6㎝-8㎝两个规格。 4.3 种球消毒 将选好的种球于种植前,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浸泡30分种后阴干,即可种植。 5 种植 5.1 种植时间 播种时间为9月20日—9月25日,最迟不晚于10月5日。 1 DB63/T 857-2009 5.2 株行距 围径在8cm-10㎝的种球株行距为10㎝×20㎝,每公顷40.5万粒(2.7万粒/亩);围径在6㎝-8㎝的 种球株行距为5㎝×20㎝,每公顷79.5万粒(5.3万粒/亩)。 5.3 种植方法 5.3.1 种植带规格 种植床内顺床长方向设置种植带,带间设操作道。带宽1.2m,操作道0.3m。 5.3.2 开沟 在种植带上横向开种植沟,沟深为种球直径的3倍。 5.3.3 施肥 在沟内施磷酸二铵或骨粉,每公顷300千克 (20千克/亩),肥料与沟土充分拌匀。 5.3.4 点播覆土 按株距要求,将种球顶芽向上进行摆放,覆土刮平。覆土厚度为种球直径的2倍。 6 田间管理 6.1 浇水 种植后立即浇透水一次;于11月底,浇一次冬水;翌年,出芽时 ,浇一次透水;从第一次浇水到 花抽葶前根据气候变化适时浇水,天热干燥及时补水,一般浇水3次-4次;花期视天气状况适时补充水 分;花后适当控制水分,雨多排水,干旱时适当补水,在收球前2周停止浇水。 6.2 追肥 结合第一次浇水,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千克(10千克/亩)、尿素75千克(5千克/亩);摘蕾后结 合浇水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千克(10千克/亩),并每周喷磷酸二氢钾800倍液一次。 6.3 摘蕾 花苞充分着色时摘除花蕾,注意保留花葶及叶片。摘蕾时剔除混杂株,保持品种纯正。 6.4 中耕除草 结合每次浇灌适时中耕除草。 6.5 病虫鼠害防治 6.5.1 病害防治 6.5.1.1 注意经常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发现个别病株时应全株拔除,集中烧毁。 6.5.1.2 局部地块发生基腐病时,用 50%多菌灵 300 倍液根灌,深度 10cm -15cm。 6.5.1.3 大面积发生基腐病时,于发病初期用 50%可湿性退菌特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喷洒叶 面,每隔七天一次,共喷 2 次—3 次。 6.5.1.4 发现郁金香碎色花瓣病,及时除去病株. 6.5.1.5 喷施 10%吡虫啉 3000 倍液防治蚜虫。 6.5.2 虫害防治 6.5.2.1 虫害 有蛴螬、金针虫。 6.5.2.2 防治方法 结合松土浇水每公顷用90%敌百虫400倍液根灌,深度10-15cm。 6.5.3 鼠害防治 6.5.3.1 防治时间 秋季种植后至土壤上冻前。 6.5.3.2 方法 在种植地块周边撒施溴敌隆、溴鼠灵等灭鼠药,每堆药20克,置于投饵器内,每20米放置一个。 7 起球 2 DB63/T 857-2009 7.1 起球时间 6月下旬到7月上旬,郁金香地上部分有2/3枯黄后,分品种起球。不同的品种挖掘期不同,成熟一 批挖一批。 7.2 晾晒分级 7.2.1 晾晒 起球后,先在阴凉通风处进行晾晒,忌强光直射,待球茎上残留泥土、残根、残梗等一碰即可脱落 时,将其去除,清洁球面。 7.2.2 分级 见表1。 表 1 郁金香种球分级标准 等 级 围径(cm) 一 级 12cm以上 二 级 10cm一12 cm 三 级 8cm一10cm 四 级 6cm一8cm 7.3 种球贮藏 7.3.1 贮藏地点 选择有通风设施的干燥房间,避免强光直射。 7.3.2 贮藏室消毒 贮藏前2天,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对贮藏室及贮藏用具进行消毒。 7.3.3 贮藏方法 种球按品种、级别分别装入贮藏箱,每箱2层-3层,贴好标签,标明品种名称、规格。成列整齐摆 放,距地面15cm,列间距30cm -50cm。贮藏期内保持空气流通,温度17℃—20℃,湿度35%-50%。每日 检查,及时剔除烂球、病球。 3

pdf文档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857-2009 郁金香种球繁育田间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0:57: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