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 B 21 备案号:37146-2013 海 南 DB46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2013 - 02 - 27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46/ T 245—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福山咖啡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林、董云萍、黄丽芳、王晓阳、陈鹏、孙燕、林兴军、谭乐和、龙宇宙、徐 世炳。 I DB46/ 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芽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砧木苗繁育、芽接 苗繁育、种苗出圃分级及检验、包装、标志、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847 苹果苗木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2年第98号《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1995年第5号《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接苗 用特定的砧木和接穗,通过芽接方法繁育的种苗。 3.2 株高 从营养袋土面至种苗顶端的垂直距离。 3.3 茎粗 芽接口部位上端以上2 cm处的茎干最大直径。 4 砧木苗繁育 4.1 苗圃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静风、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作苗圃。 4.2 种子采集及处理 在果实盛熟期,从优良母树上采摘充分成熟、果形正常、饱满、具有两粒种子的果实,当天脱去果 皮,清水浸泡2 d~3 d,也可用草木灰或1 L水加 2 g 氢氧化钠脱胶,用手搓到有粗糙感时,用清水洗 1 DB46/ T 245—2013 净种子,同时捡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及损伤的咖啡豆,然后晾干,切忌暴晒。晾干的种子最好在1个月 内播种,或放于通风干燥处贮存,贮存期不应超过3个月。 4.3 沙床催芽 4.3.1 沙床准备 采用砖混结构沙池,沙池宽120 cm、深30 cm,用干净的中细河沙作为沙床基质,厚20 cm;或在平 整好的苗圃地起畦,畦宽 120 cm、高15 cm~20 cm,长视地形而定,畦间距40 cm,在畦面覆上干净的 中细河沙作催芽床基质,厚10 cm~15 cm。需在沙床上架设荫棚,棚高1.5 m~1.8 m、棚顶及四周覆盖 荫蔽度70%~80%的遮阳网。 4.3.2 催芽时期 适宜催芽时期为2月~5月。 4.3.3 种子处理 用清水浸泡24 h,使种子充分吸胀。 4.3.4 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于沙床上,播种量每平方米300 g,种子间不宜相互重叠,播后在沙床表面覆盖一层 河沙,厚度为0.5 cm~1 cm,再盖上稻草,淋水。 4.3.5 管理 为了预防小苗猝倒病,催芽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催芽床及四周,在催芽过程中 适时喷药进行预防;若发生小苗猝倒病时,清除发病区的苗及沙,并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消毒。20 d~40 d种子出土后,需及时揭去稻草。 4.4 营养袋育苗 4.4.1 苗圃规划与建设 苗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苗床、道路、肥池及供水设施。苗圃地平整土地后进行规划。苗床宽1.0 m, 长度根据地形地势而定。苗床呈区间布置,区间即为道路,沿道路布设供水系统。架设荫棚,高1.8 m~ 2.0 m、棚顶及四周覆盖荫蔽度70%~80%的遮阳网。肥池设在苗圃中部或进圃路口旁。 4.4.2 营养土配制 以2~3份腐熟农家肥、7~8份表土和0.2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加适量腐熟椰糠拌匀配成营养土。 4.4.3 营养袋规格 采用长15 cm~18 cm、宽30 cm、厚0.005 mm的软塑材质营养袋。 4.4.4 装袋与摆放 营养土装袋后,按苗床位置成行摆整齐,4~5袋排成一行,苗床间留40 cm~50 cm的小路。 4.4.5 移苗 4.4.5.1 2 移苗时期 DB46/ T 245—2013 在小苗子叶平展、真叶尚未长出前移苗为宜。 4.4.5.2 移苗方法 移苗前应对沙床充分淋水,铲起幼苗后剔除主根、主干弯曲以及其他病苗弱苗,保持幼苗根系湿润, 对主根过长的幼苗可稍剪短主根。起苗后随即植苗。植苗时用竹片在装好营养土的袋中央挖一小穴,将 幼苗根部置于穴内,回土,压实根部周围土壤,植苗时不能弯曲主根,植苗后淋足定根水。 4.4.6 管理 4.4.6.1 排灌 移苗后应定期淋水,保持袋土湿润。应及时排除苗圃积水。 4.4.6.2 施肥 应掌握勤施、薄施的施肥原则。在幼苗长出2~3对真叶后开始施肥,往后每10 d~15 d施肥1次。 根据幼苗长势,每次施用0.5 %复合肥水溶液、300~500倍腐熟的人畜粪尿、饼肥或其他有机肥,施肥 后应立即淋少量清水1次,冲洗掉粘在叶片上或嫩芽上的肥料。 4.4.6.3 除草 应及时人工除去营养袋面及畦间杂草。 4.4.6.4 炼苗 待实生苗长出8~9对真叶时,在早、晚打开遮阳网,连续7 d后,从第8 d到第20 d仅在12:00~15:00 时盖遮阳网,21d后采用全光照。 4.4.6.5 病害防治 在病害流行期,即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可用 0.5%~1%波尔多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炭疽病,15 %农用链霉素粉剂1000倍液防治细菌性叶斑病。病害发生时先摘除病叶后喷药,连 喷2~3次,每次间隔7 d~10 d。 5 芽接苗繁育 5.1 苗木芽接 5.1.1 芽接时期 适宜芽接时期为3月~4月或9月~11月,在高温期、低温期、雨天不宜芽接。 5.1.2 芽条选取 宜选择绿色未木质化且粗壮、节间短、芽点饱满的茎段作为芽条。从高产无性系咖啡母树上剪取有 8对叶片以上的直生枝,取其顶芽下部第2~5节,剪去一级分枝和叶片,保留叶柄。 5.1.3 芽片准备 将芽条剪成长3 cm~4 cm的茎段,剪口上端离芽点1 cm,剪口下端离芽点2 cm~3 cm,用利刀将剪 口削平,并由上而下将削好的茎段纵向剖开,分成两个芽片,将剖面削平,芽片下端削成45角的斜面。 3 DB46/ T 245—2013 5.1.4 砧木准备 实生苗茎粗达0.8 cm~1.6 cm即可芽接。在砧木离地5 cm~10 cm较平直处开一平滑长方形的开口, 深达木质部,长、宽比芽片稍大。 5.1.5 芽接方法 采用腹接的方法,将削好的芽片插入砧木开口,使砧木与芽片的形成层对齐,再用白色塑料绑带自 下而上覆瓦状绑紧。在绑扎过程中,应轻扶芽片,使芽片与砧木形成层对齐。 5.2 芽接后管理 5.2.1 解绑与剪砧 芽接后应经30 d~45 d解绑,期间如温度较高可较早解绑,温度较低可适当延长,在11月芽接的应 于次年2月解绑。解绑1周后,凡芽片成活的植株,从芽接口上端以上2 cm~3 cm处把砧木剪除,不成活 的,重新芽接。 5.2.2 水肥管理 芽接后未解绑前,视土壤干湿情况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施肥;芽片萌芽后按4.6方法 进行施肥。 5.2.3 病虫害防治 芽接后未解绑前应采用蚂蚁净撒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面防止蚂蚁咬破绑带。解绑后若发生病害,可 用50 %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褐斑病,间隔7 d~10 d喷一次,连喷2~3次;炭疽病、细 菌性叶斑病防治方法同4.8。 5.2.4 除萌 应及时剪除砧木上的萌芽。 6 种苗出圃分级及检验 6.1 基本要求 6.1.1 6.1.2 6.1.3 6.2 叶片数不少于 3 对。 植株长势正常,叶色浓绿,无检疫性病虫害,无明显机械损伤。 芽接口平滑,没有解绑过迟致薄膜带绞缢现象,营养袋完好。 分级 在符合6.1的前提下芽接苗分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 4 目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分级指标 级 别 一级 二级 株高,cm 16~35 11~15 茎粗,cm 0.51~0.70 0.30~0.50 DB46/ T 245—2013 表1 项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分级指标(续) 级 目 叶片数,对 一级 二级 5~6 3~4 ≥98.0 品种纯度,% 6.3 别 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 6.3.1 品种纯度 参照附录A逐株用目测法检验,根据鉴定品种的主要特征,确定本品种的种苗数。纯度按公式(1) 计算: p= m ×100 完 M …………………………………(1) 式中: p──品种纯度,以百分率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m──样品中鉴定品种株数,单位为株; M──抽样总株数,单位为株。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3.2 6.3.2.1 6.3.2.2 6.3.2.3 6.3.2.4 6.3.3 外观检验 用目测法检验植株长势、叶色、病虫为害、机械损伤、芽接口愈合情况。 用目测法检验主干上的叶片数,检验结果记录表参见附录 B。 用钢卷尺测量株高,保留整数,检验结果记录表参见附录 B。 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保留两位小数,检验结果记录表参见附录 B。 疫情检验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部分)》和GB 15569的规定进行疫情检验。 6.3.4 6.3.4.1 检验规则 批次 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批种苗可作为一个检验批次。检验限于种苗装运地或繁殖地进行。 6.3.4.2 抽样 按GB9847中的规定进行,采用随机抽样法。种苗基数在999株以下(含999株),按基数的10%抽样, 并按公式(2)计算抽样量;种苗基数在1000株以上时,按公式(3)计算抽样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y1 = N × 10% …………………………………(2) y2 = 100 + [ ( N − 999) × 2% ] …………………………………(3) 式中: y1——种苗基数在999株以下的抽样数,单位为株; 5 DB46/ T 245—2013 y2——种苗基数在1000株以上的抽样数,单位为株; N——批量种苗总数;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6.3.5 判定规则 6.3.5.1 不符合 6.1 中任何

pdf文档 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245-2013 中粒种咖啡芽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51: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