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888—2013 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2013-12-25 发布 2014-02-25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41/T 88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花卉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梅、李铭、刘星明、郝浩浩、汤曙光、邵明丽、尹国红。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牛立平、成东梅、张庆社、牛小沛、陈丽、田瑞昌、李冰、牛燕燕。 1 DB41/T 888-2013 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鲜切花的术语与定义、生产设施、品种选择、播 种育苗、移栽定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19165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469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竹 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是石竹科,石竹属,又称石竹梅、石菊、绣竹、常夏、瞿麦草 等。 4 生产设施 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的日光温室(符合GB/T 19165),并安装滴灌 设施。 5 品种选择 花色鲜艳、花茎长、花型饱满、茎杆粗壮挺拔、瓶插期长、适应性广的抗病、耐热、耐寒、耐贮 运的优良品种。适宜河南省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主要品种及特性参见附录A。 6 播种育苗 6.1 种子 1 DB41/T 888-2013 选择纯净、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 6.2 播种时间 每年3月~4月、9月为播种最佳时间。 6.3 播种前准备 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将穴盘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10%漂白粉消毒后待用。珍珠岩和过筛后的草 炭,按2:1比例拌匀装入穴盘,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将穴盘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将基质浇透 水后待用。 6.4 播种方法 每穴播种2粒种子,播后覆一层草炭,厚度为0.5cm左右,以种子不裸露为宜。 6.5 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立即浇透水,基质保持湿润。育苗室内温度保持在 18℃~25℃。出苗后,适当通风、防 止徒长。苗具 3 片~4 片叶时,即可移栽。 7 定植移栽 7.1 定植前准备 7.1.1 整地 将前茬作物的残留物及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销毁。肥料与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15063、NY/T 469 2 与GB 4285,667m 施生物有机肥1500kg~2000kg、复合肥25kg(N:P:K=15:15:15)、土壤杀虫剂、杀 菌剂等。施肥后将土壤深翻并整平,使土壤充分粉碎成细粒,然后做畦,标准为畦宽90cm,畦高30cm, 畦间距40cm。 7.1.2 定杆拉网 为使石竹鲜切花茎杆挺拔,需拉网支撑,拉网工作最好在种植以前进行,种植后进行也可以,但 效果差。打桩要求挺直、高度一致,间距 1.5m;拉网要求网的规格为 20cm×20cm,要求网格对齐、 绷紧;一般拉 2 层~3 层网,苗高 10cm 时张第一层网,网距床面 15cm,随植株生长,顺次架上其他 几层,到最上层时,简单拉一下即可。 7.2 种苗选择 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均匀一致的种苗。 7.3 移栽定植时间 移栽时应避开强光和高温,一般应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进行,阴天时可全天定植。 7.4 定植 将种苗定植在预先安置好的网格内,每格栽植一株。定植时,将苗子根系向下放入定植坑内,然 后埋土并稍微提苗稳苗。定植深度为根茎部露于地表面1cm~1.5cm。苗定植完后,应立即浇透水,并 及时补苗。 2 DB41/T 888-2013 8 移栽管理 8.1 水肥管理 施肥应符合GB/T 15063与NY/T 469的规定。追肥原则为薄肥勤施。常用追肥量,100kg水溶液中 含有硝酸钾400g,硝酸钙400g,硝酸铵8g,硫酸镁160g,磷酸80g,硼酸40g,每隔3周~4周施一次,最 好能用滴灌结合。开花前追肥与或与叶面施肥交替进行,每隔15d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 8.2 环境管理 8.2.1 温度管理 适宜温度为18℃~25℃,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3℃,最低温度不能低于9℃。如温度过高时可适当 打开通风口、加盖遮阳网等进行降温;温度过低时加盖草毡等进行保温。 8.2.2 湿度管理 保持空气湿度65%~75%。如空气湿度达不到时,可适当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高时,可 适当打开通风口通风。 8.2.3 光照管理 从出苗到5片~6片叶,应每天保持10h~12h的光照。冬季光照时数不足10h时,进行人工辅助补 2 光,在距地面1.5m处设置45W的节能灯,667m 设置80盏灯。 8.3 植株管理 8.3.1 摘心 植株定植一周后摘心,保留2片功能叶。侧芽长约5cm时,保留2片功能叶,再次摘心,连续摘心2 次~3次。摘心一般在清早或旁晚时进行,摘心后3d之内不能浇水,使伤口保持在较干燥环境,避免 伤口感染,引起病变。 8.3.2 提网 随植株的生长不断提高网格高度,提升至25cm~35cm时定格。进行提网时,应防止对植株造成损 伤,避免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 9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叶斑病、锈病、潜叶蝇、螨类、蚜虫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B。 10 采收与贮藏 10.1 采收 在植株高35cm以上,花序第一朵花显色时为最适采收时期。剪切高度在植株距地面上2cm~5cm 处,采后及时将花枝基部浸在水中,保持直立向上。 10.2 贮藏 3 DB41/T 888-2013 整理后的石竹梅首先进入8℃的预冷室中预冷吸水,时间为6h~8h,之后转入2℃~4℃的条件下 低温贮藏。 4 DB41/T 888-201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主要品种及特性 表 A.1 给出了适宜河南省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主要品种及特性。 表 A.1 分 类 品 种 特 性 须苞石竹 花朵小,花较多,苞片须状,植株高 40cm~60cm,茎粗壮,分枝少,茎四棱形。 日本石竹 花簇生成头状,花萼筒状,瓣片红紫色或白色,倒钝三角形;植株高 20 cm~60cm。 常夏石竹 花顶生 2 朵~3 朵,芳香,花色有紫、粉红、白色。 锦团石竹 花型大,花径可达 5cm,重瓣性强,花瓣先端呈齿裂或羽裂,色彩艳丽而丰富。 簇花类 齿瓣类 瞿麦 繸瓣类 长萼石竹 大苞石竹 花顶生呈疏圆锥花序,淡粉色,芳香。 花单生茎、枝顶端,花瓣白色,稀淡蔷薇色,瓣片长圆形,繸状分裂几达基部成 丝状细裂片,无毛。 花单生或 2 朵~4 朵生茎端,花圆筒形,带紫红色;花瓣深蔷薇色,瓣片稀长圆 形,有毛。 5 DB41/T 888-2013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推荐表 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推荐表见表 B.1。 表 B.1 防治对象 立枯病 叶斑病 绣病 潜叶蝇 螨类 蚜虫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药剂用量,倍液 使用方法 甲基立枯磷 20 乳油 800 喷雾 百菌清 75 可湿性粉剂 800 喷雾 甲基托布津 70 可湿性粉剂 800 喷雾 代森锌 70 可湿性粉剂 800 喷雾 粉锈宁 15 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喷雾 甲基托布津 70 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喷雾 萎锈灵 50 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喷雾 敌敌畏 80 乳油 1000 喷雾 潜克 75 可湿性粉剂 1000 喷雾 虫螨克 1.8 乳油 4000~4500 喷雾 克螨 72 乳油 2000~3000 喷雾 吡虫啉 10 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喷雾 啶虫脒 3 乳油 2000~3000 喷雾 除虫菊素 5 乳油 1000~1500 喷雾 注:以上农药使用药剂及剂量仅举例说明,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及使用说明执行,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 6
DB41-T 888-2013 石竹鲜切花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30: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