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62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305—2017 矮牵牛‘红霞’盆栽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the petunia ‘Hongxia’ cultivation in flowerpo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17 - 09 - 25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25 实施 发 布 DB32/T 330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跃、颜志明、樊开青、刘艳、董慧、张莹、贾思振、王全智、许建民、宋贤 勇。 I DB32/T 3305—2017 矮牵牛'红霞'盆栽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矮牵牛‘红霞’盆栽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播种、苗期管理、上钵、管理、病虫害 防治、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矮牵牛‘红霞’盆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47.4-2000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4部分:花卉种子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矮牵牛‘红霞’ Petunia ‘Hongxia’ 来源于美国的二倍体矮牵牛品种‘Lilac’为原始诱变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化学诱变,经过多代系 谱选择和混合选择而培育的遗传稳定四倍体新品种,与原始诱变材料相比,具有花冠变大、花期延长、 生长势增强的优点。 4 播种 4.1 种子质量 选择具有‘红霞’典型品种特征的植株为留种株数目30株以上群体内采取混合授粉,与其它品种做好 隔离,生产的种子符合GB/T 18247.4-2000的规定。 4.2 时间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温室大棚内播种。 4.3 基质 草炭土、田园土、珍珠岩按照质量比6:1:1混匀。 4.4 穴盘 32孔或50孔。 1 DB32/T 3305—2017 4.5 温湿度控制 播种前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基质与穴盘口平齐。播种前基质浇透水,每穴放入3粒~5粒种子, 用手轻拍镇压。在温室大棚内搭盖小拱棚,夜晚覆盖草苫保温,小拱棚内保持温度20℃~30℃和95%以 上的湿度。 5 苗期管理 5.1 时间 种子发芽至6片~7片真叶。 5.2 温度 种子发芽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15℃~25℃,夜晚10℃~17℃。 5.3 水分 大棚内空气湿度降低至50%以下,穴盘适当浇水。 5.4 光照 保持充足光照,光照强度在4000 lx以上。 5.5 肥料 2片~3片真叶后每7d~10d施一次浓度0.08%~0.1%的尿素水溶液。 6 上钵 6.1 时间 播种后30d~50d,幼苗6片~7片真叶。 6.2 基质 草炭土、田园土、珍珠岩按质量比6:1:1混合均匀。 6.3 规格 初上盆时采用直径约为8cm~10cm的育苗钵。 6.4 方法 选择健壮幼苗每穴选留1个~3个健壮苗,从穴盘中将幼苗脱出,保持根系完整,放入直径8cm~10cm 育苗钵中,填充基质后略微压实,浇透水搭盖遮光率40%~60%的遮阴网,6d~7d后去除遮阴网。 7 上盆 7.1 时间 上钵后20d~35d,当枝叶覆盖满育苗钵。 2 DB32/T 3305—2017 7.2 基质 草炭土、田园土、珍珠岩按质量比6:1:1混合均匀。 7.3 规格 采用直径约为20cm~25cm的塑料盆。 7.4 方法 从育苗钵中脱出植株保持根系土团完整,上盆填充基质,基质面应比盆沿低2cm~3cm,栽后浇透 水。 8 管理 8.1 温度 开花前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5℃~32℃,夜晚15℃~20℃。进入花期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白天保持 20℃~28℃,夜晚12℃~18℃。 8.2 水分 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基质不能过湿,保持干湿交替。 8.3 光照 光照强度需在6000lx以上,光照强度过强超过70000lx时搭盖40%~60%遮光率的遮阴网。 8.4 施肥 上盆10d~15d后才可施肥,每7d~10d施一次浓度0.1%~0.16%的N:P:K(15-15-15)三元复合肥液 肥,前期施肥浓度低以后逐渐升高,开花期喷施质量浓度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共2次~3次。 8.5 株型控制 整个生育过程不需要打顶摘心,矮牵牛‘红霞’自然分枝成4个~7个分枝。开花后期生长势减弱可对 植株进行修剪,剪去枝条长度的1/3~1/2并结合施肥浇水,促进萌发新枝恢复生长势。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生态防控、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9.2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表A。 9.3 虫害防治原则 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表B。 3 DB32/T 3305—2017 10 记录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生产档案保存2年。 4 DB32/T 3305—2017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A.1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矮牵牛‘红霞’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见表A.1。 表 A.1 病害名称 猝倒病 叶枯病 危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危害子叶至 4 片真叶期幼苗,幼苗基部呈 避免基质连作。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降低基 水渍状病斑,病部缢缩变褐腐烂,幼苗倒 质含水量。采用多菌灵、福美双、代森锰锌或恶霉灵每 伏死亡。 隔 5d~7d 处理一次,连续 3 次~4 次。 危害叶片,多从叶缘、叶尖侵染发生,病 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温度和空气湿度,及时去除病 斑呈现从小到大不规则状,为白褐色至灰 叶。可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进行防治。 褐色,导致叶片枯萎。 及时拔除病株。 危害茎杆,初期茎杆呈现水渍状,蔓延后 茎腐病 呈现干褐色维管束坏死,茎杆逐渐腐烂, 地上部位萎蔫枯死。 花叶病毒病 危害叶片,出现黄绿色与深绿色相间的花 叶,叶片卷曲畸形,植株长势弱。 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降低基质含 水量,不能浇水过多和频繁浇水。可采用井冈霉素、多 菌灵、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进行防治。.及时拔除病 株。 基质避免连作,播种前基质用福尔马林 50 倍液熏蒸或 90℃以上高温消毒 30 分钟以上。可用病毒灵、病毒 A 进行防治。控制蚜虫、蓟马,避免传播。及时拔除病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2-T 3305-2017 矮牵牛‘红霞’盆栽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30:3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12.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2731-2023 微电网技术要求.pdf
GA-T 1390.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5部门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pdf
GB-T 24108-2009 岩土工程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pdf
DB3713-T 248—2021 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临沂市.pdf
GB-T 19438.1-2004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 检测方法.pdf
DB31-T 73-2020 水泥粉磨系统运行管理与节能监测 上海市.pdf
GB-T 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 通用规范.pdf
GB-T 41505-2022 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pdf
GB-T 26510-2011 防水用塑性体改性沥青.pdf
廖新喜 甲方API安全落地实践.pdf
DB45-T 2048-2019 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GB-T 7092-202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pdf
DB52-T 1041-2015 贵州省红粘土和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贵州省.pdf
奇安信 冬奥安全体系建设分享与思路拓展 .pdf
GB-T 42445-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IACS环境下的补丁管理 IEC TR 62443-2-3-2015.pdf
GB-T 29453-2012 煤炭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pdf
DB52-T 945-2015 热力输送管道节能技术规范 贵州省.pdf
T-CADERM 2001—2018 胸痛中心 标准版 建设与评估标准.pdf
NY-T 2539-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pdf
PA Cortex XDR终端安全解决方案白皮书.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12.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