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73991.1
(22)申请日 2022.10.18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63796部队
地址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
市16信箱1组
(72)发明人 杨文 庄轲 张小波 付云伟
徐绯燃 郭棒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中国兵器 工业集团公司专利
中心 11011
专利代理师 刘瑞东
(51)Int.Cl.
G06T 17/10(2006.01)
G06V 10/80(2022.01)
G06V 10/82(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
型构建方法, 属于监控系统构建领域。 本发明的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 采用3D扫描设备同时
获取被监测设备所在空间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
数据; S102: 通过图像分析, 识别图像中的被监测
设备对象; S103: 将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进
行融合, 计算得到设备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坐
标; S104: 根据设备对象空间坐标自动连接设备
对象模型得到被监测系统拓扑模型。 S105: 识别
传感器对象, 为其叠加空间位置信息, 建立传感
器空间关联模 型。 采用此方法可以在无需人工建
模的情况下, 自动建立与被监控对象一致的拓扑
模型和传感器关联模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5527001 A
2022.12.27
CN 115527001 A
1.一种基于 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 采用3D扫描设备同时获取 管网所在空间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
S102: 通过图像分析, 识别图像中的管网对象;
S103: 将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融合, 计算得到管网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S104: 依次连接所获得的管网对象空间坐标 得到管网的拓扑模型;
S105: 利用传感器的空间坐标和 测量数据建立传感器关联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1
中, 管网为 通过设备和物理管线连接的网络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1
中, 管网为供电网络、 供 水管网、 燃气管网或通讯网络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系
统模型包括管网的拓扑模型和传感器关联模型。
5.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扫 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 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具
体包括: 通过计算机 视觉目标检测算法和软件, 识别图像中的管网对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检
测算法包括: YOLO、 RCN N和Transformer。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
识别图像中的管网对象包括管路、 设备及管路和设备上的传感器, 传感器包括流量计、 温湿
度计、 电压表和电流表。
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步骤S103具体包括: 利用特征匹配技术将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融合, 利用识别的
对象的几何位置和基准坐标得到管网对 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基准坐标任意选取, 但必
须唯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3
中, 管网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包括设备坐标、 管路坐标及其传感器的空间坐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3D扫描 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5
中, 利用传感器的空间坐标, 获得传感器之 间的空间位置 关系, 通过传感器与管路的关系建
立传感器之间的关联模型。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527001 A
2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监控系统构建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 能源、 交通、 生产制造等领域, 主要功能是实时获取传
感器、 设备、 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为操作人员提供现场设备运行信息。 然而, 长期以来, 监
控系统的构建主要依靠人工设计监控软件, 手工设计被监控对象的3D模型, 其构建过程不
仅复杂, 且构建的3D模型与实际被监控对象难以保持一致。 此外, 由于生产工艺的调整, 实
际被监控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结构可能经常变动, 传统监控软件建模方法需要人工调整软
件, 导致监控软件的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以解决现有的监控系统构建过程不仅复杂, 且构建的3D模型与实际被监控对象难以保持一
致, 且需要人工调整软件, 导 致监控软件的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01: 采用3D扫描设备同时获取 管网所在空间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
[0008]S102: 通过图像分析, 识别图像中的管网对象;
[0009]S103: 将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融合, 计算得到管网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
坐标;
[0010]S104: 依次连接所获得的管网对象空间坐标 得到管网的拓扑模型;
[0011]S105: 利用传感器的空间坐标和 测量数据建立传感器关联模型。
[0012]进一步地, 所述S101中, 管网为 通过设备和物理管线连接的网络系统。
[0013]进一步地, 所述S101中, 管网为供电网络、 供 水管网、 燃气管网或通讯网络 。
[0014]进一步地, 所述监控系统模型包括管网的拓扑模型和传感器关联模型。
[0015]进一步地, 所述S102 具体包括: 通过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算法和软件, 识别图像中
的管网对象。
[0016]进一步地, 所述目标检测算法包括: YOLO、 RCN N和Transformer。
[0017]进一步地, 所述S102, 识别图像中的管 网对象包括管路、 设备及管路和设备上的传
感器, 传感器包括 流量计、 温湿度计、 电压表和电流表。
[0018]进一步地, 所步骤S103具体包括: 利用特征匹配技术将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
进行融合, 利用识别的对 象的几何位置和基准坐标得到管网对 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基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527001 A
3
专利 一种基于3D扫描的监控系统模型构建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55: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