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32709.8 (22)申请日 2022.06.06 (71)申请人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 学院 (吉林省 向日葵研究所) 地址 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三 合路17号 (72)发明人 任长忠 张美俊 郭来春 贾举庆  王春龙 黄胜雄 魏黎明 王娜  战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专利代理师 齐宝玲 (51)Int.Cl. C12Q 1/6895(2018.01) C12Q 1/686(2018.01)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 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燕麦茎内参基因, 所述内参基 因为AsFPGS ‑1D1RF和AsTUA5 ‑2C3RF。 本发明解决 了现有燕麦荧光定量PCR实验中没有可靠内参基 因的现状; 筛选出的内参基因适用于分析功能基 因在燕麦茎中的表达水平, 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 可靠性、 稳定性和重复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序列表6页 附图3页 CN 115058533 A 2022.09.16 CN 115058533 A 1.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参基因为AsFPGS ‑ 1D1RF和AsTUA5‑2C3RF; 其中, AsFPGS‑1D1R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TTAACCGTACTGATCCCTTACCAGACGAGTTCATTAAAGGGCTCTCAAGTGCTTCTTTGCAAGGCCGAGCAC AAATTGTTCCAGATTCACAAGTAAATTCTGAAGAGAAGGACCGAGATTGTTCTTTA; SEQ ID NO:1; AsTUA5‑2C3R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GGCCACTACACTGTTGGAAAGGAGATCGTAGATCTATGTCTGGATCGTGTACGCAAGTTGGCGGACAATTGC ACCGGGCTGCAGGGATTCTTGGTGCTCAATGCTGTTGGTGGTGGAACT; SEQ ID N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 其特征在于, AsFPGS‑1D1RF的实时荧 光定量PCR引物序列见SEQ  ID NO:3和SEQ  ID NO:4; TTAACCGTACTGATC CCTTA; SEQ ID NO:3; TAAAGAACAATCTCGGTCCT; SEQ ID NO:4; AsTUA5‑2C3RF的实时荧 光定量PCR引物序列见SEQ  ID NO:5和SEQ  ID NO:6; GGCCACTACACTGT TGGAAA; SEQ ID NO:5; AGTTCCACCACCAACAGCAT; SEQ  ID NO:6。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参基因在燕麦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58533 A 2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 基因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 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尽管近几年来燕麦基因组数据已有所发表, 但总的来说, 我们对燕麦植物的基因 信息知之甚少, 这不利于燕麦优良基因的发掘, 也制约了该物种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的 研究。 [0003]研究燕麦基因功能需要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析, 而研究相关基因的表达需要良好的 内参基因进 行数据校正和归一化。 现如今,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植物中内参基因的研究 越来越多, 而有关燕麦单拷贝内参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 导致燕麦基因表达研究无单拷贝 内源参考基因作为 参考定量。 [0004]目前国内外对于燕麦内参基因的研究还很少, 这对燕麦功能基因的挖掘造成很大 的阻碍。 究其原因可能由于燕麦基因组数据近几年来才逐渐完善, 之前我们只能依据一组 种子中的转录组数据, 并且前人研究认为, 内参基因的选择应尽量为拷贝 数少的基因, 原因 是多拷贝内参基因各拷贝常表现为组织特异 性, 在植物的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会 出现差异, 导致整体多拷贝内参基因的准确 性极具风险, 但这对于多倍体植物燕麦来说选 择合适的单拷贝内参基因十分不 易。 [0005]综上, 如何提供一种燕麦单拷贝内参基因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燕麦 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0007]理想的内参基因是在不同胁迫条件、 不同组织、 不同时期均能恒定表达。 但研究证 明, 传统内参基因存在一些弊端, 这些内参基因不能在各种状态下表达量始终保持稳定, 换 句话说, 没有通用的内参基因适合于所有研究对象。 目前, 很多研究都对以上观点做了证 实, 比如赵小龙等分析了RPL4、 RPB2、 18SRNA、 GAPDH、 EF1α 等10个内参基因, 在茯苓不同生长 时期中, 28SRNA基因表达最稳定; 在茯苓的不同组织中, 28SRNA和α ‑TUB作为组合结果更为 精准; 在不同逆境环 境中, GAPDH和ACT作为内参组合更好; 在所有的样品中, α ‑TUB基因最为 稳定。 唐枝娟等人分析了18SRNA、 GAPDH、 EF1α 等6个在水稻中常用的内参基因, 在白叶枯病 菌侵染下的水稻叶片中, EF1α、 ACT、 TUB三个内参基因表达量最稳定。 陈贤等人分析了 25SRNA、 UBC、 UBQ ‑5、 等10个常见的内参基因, 在水稻叶片用褪黑素处理的不同天数中, e1F ‑ 4a和UBQ‑5组合最适合作为内参。 安红强等人筛选了26个表达稳定的基因以及5个传统内参 基因, 在铁 皮石斛原球茎的发育时期中, ASS和APH1L两个基因作为内参组合最好; 在所有实 验样品中, 传统内参基因稳定性 比新型内参基因稳定性差。 付媛媛等人分析了β ‑actin、 Actin2、 MSC27等8个内参基因, 在紫花苜蓿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处理下, MSC27、 Actin2、 18SRNA、 EF1α 四个内参基因是表达量 最稳定的基因。 类似情况也存在于蚕豆和萱草中。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5058533 A 3

.PDF文档 专利 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第 1 页 专利 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第 2 页 专利 用于燕麦茎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及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53: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