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17047.7 (22)申请日 2022.06.02 (71)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 学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253号 (72)发明人 夏雪山 牛梦伟 冯悦 刘丽  (74)专利代理 机构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专利代理师 苏芸芸 (51)Int.Cl. C12Q 1/70(2006.01) C12Q 1/689(2018.01) C12Q 1/6893(2018.01) C12Q 1/6851(2018.01) C12Q 1/04(2006.01)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 组合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 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其包括检测EB病毒、 巨 细胞病毒、 奇异 变形杆菌、 隐孢子虫、 伤寒沙门氏 菌、 卡他莫拉菌、 小肠耶尔森氏菌、 腺病毒的特异 性引物和TaqMan探针; 本发明方法可以同时检测 上述3种病毒、 4种细菌和1种寄生虫; 且灵敏度 高, 特异性强, 操作 简单、 时间短、 成本低廉, 对消 化道感染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 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序列表7页 附图12页 CN 114836581 A 2022.08.02 CN 114836581 A 1.一种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 组合, 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奇异变形杆菌、 隐孢子虫、 伤寒沙门氏菌、 卡他莫拉菌、 小肠耶尔森氏菌、 腺病 毒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 所述特异性引物为针对EB病毒的SEQ  ID NO:1和 SEQ ID NO:2、 针对巨细胞病毒的SEQ   ID NO:4和 SEQ ID NO:5、 针对奇异变形杆菌的SEQ  ID NO:7和 SEQ ID NO:8、 针对隐孢子 虫SEQ ID NO:10和 SEQ ID NO:11、 针对伤寒沙门氏菌SEQ  ID NO:13和 SEQ ID NO:14、 针 对卡他莫拉菌SEQ  ID NO:16和 SEQ ID NO:17、 针对小肠耶尔森氏菌SEQ  ID NO:19和 SEQ  ID NO:20、 针对腺病毒的SEQ  ID NO:22和 SEQ ID NO:23; 所述TaqMan探针为针对EB病毒的SEQ  ID NO:3、 针对巨细胞病毒的SEQ  ID NO:6、 针对 奇异变形杆菌的SEQ  ID NO:9、 针对隐孢子虫SEQ  ID NO:12、 针对伤寒沙门氏菌SEQ  ID NO: 15、 卡他莫拉菌SEQ  ID NO:18、 针对小肠耶尔森氏菌SEQ  ID NO:21、 针对腺病毒的SEQ  ID  NO: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其特征在于: TaqMan探针进行标记的荧光基团包括但不限于FAM、 ROX、 TAMRA、 CY5; 淬灭荧光基团的标记 包括但不限于BHQ1、 BHQ2、 DABC Y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其特征在于: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奇异变形杆菌、 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同时使用; 伤寒沙门氏 菌、 卡他莫拉菌、 小肠耶尔森氏菌、 腺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同时使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36581 A 2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病原体检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8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的引物和TaqMan探针。 背景技术 [0002]消化道疾病指的就是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病原体污染 了的水或食物, 从而引起感染, 病原体随排泄物 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 经过生活接触污染 了手、 水、 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该疾病不仅 发病率高而且发病 范围广泛, 可以在所 有年龄段的人群中出现, 病情还很容易反复的发作, 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消化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 最常引起感染性腹泻, 多因细菌、 真菌、 病毒、 寄生虫等 感染导 致。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 脊髓灰质炎 (即小儿麻痹症) 、 伤寒、 副伤寒、 霍乱、 副霍乱、 阿米巴痢疾、 各种肠道病毒感染 (如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等) ,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 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 绦虫病、 蛲虫病、 姜片虫病) 等。 病原菌种类多, 且病原菌与 正常菌群共生, 致病作用也各不相同。 因此及时正确查找病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意义重 大。 [0003]目前临床检测消化道病原体 的方法有很多, 如传统的标本直接镜检法, 病原体分 离培养, 免疫 学检查法等。 目前分离培养法仍作为鉴定病原体的金标准, 细菌性感染可通过 普通培养基及选择培养基, 培养增殖细菌, 便于检验鉴定。 病毒性病原体可用猴肾、 人胚肾、 人羊膜细胞及  Hela 等各种传代细胞进行培养, 但是该方法耗时长, 检出率低, 步骤繁琐, 条件要求高, 需要 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 一般实验室难完成。 免疫 学检查是通过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 (ELISA) 、 固相放射免疫法、 乳胶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方法, 检测粪便中的 细菌、 病毒、 寄生虫的抗原以及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窗口期, 需要一 定的检测时间, 检出率较低。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环介导等 温扩增、 基因芯片技 术、 数字PCR技术、 NGS测序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核酸检测技术得到发展。 这些技 术都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的优点可对病原体核酸进行检测, 但是如LAPM技术、 基因芯片、 数字PCR技 术等均易产生 假阳, 基因芯片虽然通 量高, 但是价格昂贵、 重复性差 。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 物组合, 其包括检测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奇异变形杆菌、 隐孢子虫、 伤寒沙门氏菌、 卡他莫 拉菌、 小肠耶尔森氏菌、 腺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 该引物组合用于多重qPCR中, 检测中还涉及 多重qPCR的常规检测试剂, 本发明对医生或患者早期及时制定合理的医疗方 案具有重要意 义。 [0005]所述特异性引物为针对EB病毒的SEQ  ID NO:1和 SEQ ID NO:2、 针对巨细胞病毒 的SEQ ID NO:4和 SEQ ID NO:5、 针对奇异变形杆菌的SEQ  ID NO:7和 SEQ ID NO:8、 针对 隐孢子虫SEQ ID NO:10和 SEQ ID NO:11、 针对伤寒沙门氏菌SEQ  ID NO:13和 SEQ ID NO: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4836581 A 3

.PDF文档 专利 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第 1 页 专利 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第 2 页 专利 用于检测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引物组合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53: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