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734367.0 (22)申请日 2022.06.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8074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7.29 (73)专利权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6 号 (72)发明人 崔淑娟 赵佳琛 刘医萌 彭晓旻  卢桂兰 石伟先 潘阳 张代涛  杨鹏 王全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868 专利代理师 王维佳 艾变开 (51)Int.Cl. C12Q 1/70(2006.01) C12Q 1/6858(2018.01)C12N 15/11(2006.01) C12N 15/113(2010.01) C12R 1/93(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13584223 A,2021.1 1.02 CN 114350854 A,202 2.04.15 CN 110387405 A,2019.10.2 9 Shi-Yan Ren等.Omicron variant (B.1.1.52 9) of SARS- CoV-2: Mutati on, infectivity, trans mission, and vac cine resistance. 《W orld Journal of Cl inical Cases》 .202 2,第10卷(第1期), Long T.Nguyen 等.A thermostable Cas12b from Brevibaci llus levera ges one-pot discrimi nation of SARS- 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eBi oMedicine》 .2022,第77卷 审查员 陈果 (54)发明名称 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 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针对新冠病毒 omicron株 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所述特异性引 物组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所述上游引物的 核苷酸序列如SEQ  NO: 1所示, 所述下游引物的核 苷酸序列如SEQ  NO: 2所示, 所述的引物组用于新 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472 ‑474位插入 位点区 RT‑RAA丰度扩增, 建立了与荧光CRISPR切割效应 兼容在一个反应体系中的一步法荧光CRISPR检 测技术,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灵敏度及稳定性, 并 且操作简便 快捷, 为现场检测、 卫生评价、 临床诊 断等方面 提供了有力的技 术支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序列表1页 附图1页 CN 114807453 B 2022.09.02 CN 114807453 B 1.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 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其 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 酸序列如SEQ  NO: 1所示, 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 酸序列如SEQ   NO: 2所示, 所述的引物组用于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472 ‑474位插入位点区RT ‑RAA丰 度扩增。 2.一种一步法荧光CRISPR检测技术的向导crRNA分子, 其特征在于, 其核酸序列如SEQ   NO: 3所示。 3.一种一 步法荧光CRISPR检测技 术的检测试剂盒,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组分: a) RT‑RAA丰度扩增酶, 包括 等温扩增酶和反转录酶; b) SEQ NO: 1所示上游引物, SEQ  NO: 2所示下游引物; c) cas13a酶; d) SEQ NO: 3所示向导crRNA分子; e) 反应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试剂盒中, 组分a) 中的等温扩 增酶的工作浓度8~12 µg、 反转录酶的工作浓度为3~7 µg; 组分b) 中所述的引物的工作浓度 为8~12 μM; 组分c) 中Cas13a酶的工作浓度为8~12 µg; 组分d) 中crRNA的工作浓度为10~18 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剂盒, 其特征在于, 组分e)反应缓冲液包括醋酸镁、 RNA 保护剂、 NTP。 6.一种一步法荧光CRISPR检测COVID ‑19 omicron变异株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1) 收集含有病毒的样本并提取核酸; 2) 配制反应 体系: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中各个组分配制反应 体系; 3) 上机检测并根据荧 光分析获得检测结果; 所述一步法荧光CRISPR检测COVID ‑19 omicron变异株的方法为非诊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3) 中的上机检测的反应条件为: 1) Reporter选择FAM, Quenc her选择N one, Passive Reference选择N one; 2) 45℃ 4~7 min,收集荧光; 3) 58~62℃ 28~35秒 设置35~45个循环,收集 荧光; 4) 58~62℃ 28~35秒 设置1~3个 循环,收集 荧光; 5)以是否存在扩增曲线或检测值 来判定检测结果。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检测的omicron  S蛋白编码基因具有472 ‑ 474位插入位点的突变。 9.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性引物组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crRNA分子在制备新冠病毒 omicron株S基因472 ‑474位插入位点检测试剂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07453 B 2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 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尤其是一 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 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2021年11月26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omicron株定义为第五种 “关切变异 株”, 取名希腊字母Omicr on (奥密克戎) 变异株, 随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成为目前全球主 流新冠毒株。 新冠病毒  omicron 株病例相对病毒载量高、 传染性极强、 有的感染者易发展 为重症, 对于新冠病毒的检测, 特别是omicro n变异株的鉴定尤为重要。 [0003]SARS‑CoV‑2是一类呈球形 (有些呈多形) 、 表面有突起、 电镜下观察形似皇冠 的病 毒, 直径在75 ‑160nm。 病毒基因为连续线性单链RNA, 全基因组序列全长约29000  bp, 共包含 14个主要的开放阅读 框 (ORF) , 能够编码27种蛋白质。 其中S蛋白是病毒表 面的刺突蛋白, 是 病毒进入细胞和介导细胞融合的一个重要的结构 蛋白, 它是感染后中和 抗体的主要目标, 也是治疗和疫苗设计的重点。 新冠病毒omicron株的传染性更强, 源于S蛋白上很多位点的 突变, 其中472 ‑474位插入位点是新冠omicro n株的特征性变异位 点之一。 [0004]目前, 新冠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是实时荧光RT ‑PCR检测技术, 针对的靶点是 ORF1ab和N基因的保守区, 不能鉴定新冠omicron株的关键变异位点。 另外, 目前鉴定 omicron株的方法是实时荧光方法, 并且针对的是变异位点, 不能直接通过扩增曲线来判   读结果, 主 要是依靠 两条扩增曲线的CT值的差值 来判定, 大 大影响了检测的特异性。 [0005]CRISPR检测技术原理是利用RT ‑RPA丰度扩增靶基因片段后, RPA与T7转录相结合, 将扩增后靶基因片段转化为RNA。 然后Cas13a酶在向导crRNA的引导下识别丰度扩增的靶序 列并结合, 激发了它对周围荧光报告RNA的切割, 根据荧光信号判定目的核酸存在。 目前, Cas13a酶主导的CRISPR的检测技术一般分为两步完成, 第一步是RT ‑RPA丰度扩增; 第二步 将扩增产物再用于荧光CRISPR的检测。 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利用CRISPR ‑Cas12n‑NER的方 法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 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灵敏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参见参考文献 WANG,X.J.  et al,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OVID‑19 using CRISPR/ Cas12a‑based detection  with naked eye readout,  CRISPR/Cas12a ‑NER, Science   Bulletin  65 (2020) 1436–1439) 。 而现有技术中还未有相关的方法利用C as13a酶一步荧 光法针对omicron毒株的检测方法, 也未有针对新冠omicr on株472‑474位插入位点的检测。 本发明即弥补了 现有检测方法中的上述缺陷, 针对新冠omicr on株472‑474位插入位点设计 特异性的引物和crRNA序列, 实现一 步荧光法的灵敏和特异性检测。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472 ‑474位插入位点的一步法荧光 CRISPR检测技 术。 主要技术方案为: [0007]我们成功设计和合成了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472 ‑474位插入位点区RT ‑说

.PDF文档 专利 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组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株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组及其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50: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