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28783.7
(22)申请日 2022.10.27
(71)申请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 学院热带生物技 术
研究所
地址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
号
(72)发明人 王文治 冯小艳 张树珍 王俊刚
冯翠莲 赵婷婷 沈林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专利代理师 张新蕊
(51)Int.Cl.
C12Q 1/70(2006.01)
C12Q 1/6851(2018.01)
C12N 15/11(2006.01)C12Q 1/6895(2018.01)
C12Q 1/686(2018.01)
A01H 4/00(2006.01)
A01G 7/00(2006.01)
C12R 1/9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
精准评价方法: 筛选感染单一SCSMV株系甘蔗材
料, 从中提取SCSMV病原液, 制备待评价甘蔗种质
无毒植株, 将等量病原液分别接种至无毒幼嫩植
株上, 筛选出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 构建SCSMV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 对筛选 出感染SCSMV的甘
蔗植株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 通过构建的标准
曲线, 精准测定不同甘蔗种质甘蔗叶片单位体积
SCSMV积累量, 形 成对不同甘蔗种质对SCSMV的抗
感差异精 准比较分析。 本发明方法能精准定量分
析不同甘蔗种质病毒量含量差异, 对感染SCSMV
的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精 准评价, 为甘蔗抗
病种质挖掘及通过关联分析挖掘甘蔗内源抗花
叶病基因奠定 基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6页
CN 115449564 A
2022.12.09
CN 115449564 A
1.一种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感染单一SCSMV株系甘蔗材 料;
(2)待评价甘蔗种质无毒植株制备: 截取待评价的甘蔗种质植株顶端生长点处的幼叶
组织为外植体, 消毒后, 通过愈伤 诱导及脱分化培养获得 组培苗, 室温练苗后, 温室培养, 选
取长势较一 致的植株, 通过病毒检测最终 获得长势一 致的甘蔗 种质无毒幼嫩植株;
(3)SCSMV病原液制备: 从 感染单一SCSMV株系甘蔗材 料中提取获得SCSMV病原液;
(4)甘蔗种质无毒植株SCSMV病 原接种: 将等量SCSMV病原液分别接种至步骤(2)获得的
无毒幼嫩植株上;
(5)筛选出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
(6)SCSMV荧 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构建
对含SCSMV病毒的cDNA模板进行扩增, 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9 ‑T载体, 转化DH5α 感受态
细胞, 构建重组质粒pMD19T ‑SCSMV。 提取pMD 19T‑SCSMV质粒, 测定浓度并计算其拷贝数; 将
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 进 行实时荧光定量P CR反应, 通过质粒模板不同浓度
梯度的扩增曲线, 得到扩增CT值与单位体积 样品的病毒载量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
(7)不同甘蔗 种质SCSMV定量检测
采集步骤(5)筛选出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叶片组织, 分别提取总RNA, 逆转录为cDNA,
并以c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 CR检测, 并通过构建的标准曲线, 精 准测定不同甘蔗种
质甘蔗叶片单位体积SCSMV积累量, 形成对不同甘蔗种质对SCSMV的抗感差异精准比较分
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 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 荧光定量
PCR所用引物对为: SCSMV ‑qF: CTCACGC CAAAGTAAGTCAA和SCSMV ‑qR: TGCTGT TCGAGTTACGATT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 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标准曲线
方程为y= ‑3.392×LOG(x)+40.19, 其中, y为荧光定量PCR扩增的CT值, 代表PCR扩增的循环
数, 单位cycles, LO G(x)为以10为底x的对数, x为质粒的拷贝数, 单位copie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为: 采集花叶病症状明显的甘蔗植株叶片, 提取叶片总RNA, 通过甘蔗花叶病毒(SCMV)、 高粱
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进行检测鉴定, 筛选出只
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 优选地, 还对只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PCR检测产物进行高通量测
序, 确保无不同SCSMV株系混合 感染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 用防虫网保护只感染SCSMV的甘
蔗植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
中通过甘蔗花叶病毒(SCMV)、 高粱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的特异性
检测引物进行检测鉴定最终 获得长势一 致的甘蔗 种质无毒幼嫩植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
接种时采取对甘蔗最靠近芯叶能看见肥厚带 的叶片进行多个位点的擦伤接种; 优选地, 在
病原液中加入等量石英砂, 拇指和食指蘸取病原液, 搓揉植株最靠近芯叶能看见肥厚带 的
叶片基部至表皮擦伤, 接种完后覆膜或套塑料袋保湿; 进一步优选地, 间隔7天左右对新长
出的完整的最靠 近芯叶能看见 肥厚带的叶片进行擦伤接种, 接种2 ‑4次。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其特征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49564 A
2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感染单一SCSMV株系甘蔗材 料
采集花叶病症状明显的甘蔗植株叶片, 提取叶片总RNA, 通过甘蔗花叶病毒(SCMV)、 高
粱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进行检测鉴定, 筛选出
只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 优选地, 还对只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PCR检测产 物进行高通量测
序, 确保无不同SCSMV株系混合 感染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 用防虫网保护只感染SCSMV的甘
蔗植株;
(2)待评价甘蔗 种质无毒植株制备
截取待评价的甘蔗种质植株顶端生长点处的幼叶组织为外植体, 经酒精及升汞消毒、
无菌水冲洗后, 通过愈伤诱导及脱分化培养获得组培苗; 将不同甘蔗种质组培苗室温练苗
后移栽入花盆并转移至温室进 行培养; 温室培养一个月后, 选取长势较一致的植株, 通过甘
蔗花叶病毒(SCMV)、 高粱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CSM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
进行检测鉴定, 最终 获得长势一 致的甘蔗 种质无毒幼嫩植株;
(3)SCSMV病原液制备
采集感染单一SCSMV病原植株的幼嫩叶片, 剪碎放入烧杯, 并以重量与体积比1: 3的比
例加入磷酸缓冲液, 通过匀浆机打磨成泛白的匀浆, 通过纱网过 滤并通过澄清获得病原液;
(4)甘蔗种质无毒植株SCSMV病原接种
采用一份甘蔗病原液对应一份甘蔗种质进行接种; 在病原液中加入等量石英砂(优选
为500‑600目), 上下颠倒混匀, 拇指和 食指蘸取病原液, 搓揉植株+1叶片基部至表皮擦伤,
接种完后覆膜或套塑料袋保湿; 间隔7天左右对新长出的完整的+1叶进 行擦伤接种, 总计重
复接种三次;
(5)不同甘蔗 种质感病植株 检测
接种SCSMV病原2个月后, 采集甘蔗植株最靠近芯叶能看见肥厚带的叶片组织, Trizol
法提取叶片总RNA, 通过SCSMV的特异性检测引物进行检测鉴定, 筛选出感染SCSMV的甘蔗植
株;
(6)SCSMV荧 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构建
对含SCSMV病毒的cDNA模板进行扩增, 将PCR产物克隆至pMD19 ‑T载体, 转化DH5α 感受态
细胞, 构建重组质粒pMD19T ‑SCSMV; 提取pMD 19T‑SCSMV质粒, 测定浓度并计算其拷贝数; 将
10倍倍比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 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反应结束后由系统
自动生成标准曲线, 得到荧 光强度与单位体积 样品的病毒载量的标准曲线;
(7)不同甘蔗 种质SCSMV定量检测
分别采集步骤(5)筛选出感染SCSMV的甘蔗植株叶片组织, 提取总RNA, 逆转录为cDNA,
并以cD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 CR检测, 并通过构建的标准曲线, 精 准测定不同甘蔗种
质甘蔗叶片单位体积SCSMV积累量, 形成对不同甘蔗种质对SCSMV的抗感差异精准比较分
析。
8.一种引物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物对为: SCSMV ‑qF: CTCACGCCAAAGTAAGTCAA和
SCSMV‑qR: TGCTGT TCGAGTTACGATTC。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物对在筛选甘蔗抗SCSMV品种、 和/或精准评价甘蔗抗条
纹花叶病毒能力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49564 A
3
专利 一种甘蔗抗条纹花叶病毒的精准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8: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