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2449.X (22)申请日 2022.05.30 (71)申请人 华中农业大 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 街1号 申请人 岭南现代农业科 学与技术广东省实 验室 (72)发明人 陈翊平 魏巧玲 任亮琼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专利代理师 王玉芳 (51)Int.Cl. C12Q 1/682(2018.01) C12Q 1/6834(2018.01) C12Q 1/6806(2018.01)C12Q 1/689(2018.01) C12N 15/11(2006.01) C12R 1/01(2006.01) C12R 1/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 病菌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具体通过在磁珠和聚 苯乙烯微球上分别修饰与目标菌DNA互补的探针 1(Probe1)及DNA探针2(Probe2)和引发链 (tDNA) ,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目标菌DNA分 别与载体上的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 随后在该 体系中引入分别修饰了发卡1 (H1) 和发卡2 (H2) 的磁珠或PS微球, 在tDNA的触发下, 发卡能够高 效结合, 导致磁珠或微球载体状态发生显著改 变, 使得基于磁/电原理的生物传感器能够进行 灵敏响应。 本发明采用无酶辅助的信号放大方 式, 成本低、 稳定, 且克服了免疫反应中修饰抗体 后的微球或磁珠因抗体间固有的静电相互作用 引起自聚, 造成结果 假阳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序列表1页 附图4页 CN 114990196 A 2022.09.02 CN 114990196 A 1.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Probe1修饰磁珠MNP‑Probe1的制备; 2) tDNA‑PS‑Probe2/tDNA‑MNP‑Probe2的制备: Probe2及tDNA修饰聚苯乙烯 (PS) 微球或 磁珠 (MNP) ; 3) MNP‑H1、 MNP‑H2或PS‑H1、 PS‑H2的制备: H1和H2修饰PS微球或磁珠 (MNP) ; 4) 目标菌DNA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DNA 链的序列为: Probe1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Probe2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tDNA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H1具有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H2具有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 (1) MNP ‑Probe1的制备过程为: (1‑1) 取磁珠置于离心管中, 用MEST缓冲溶液洗涤2 ‑3次, 磁分离弃去上清液, 得到洗涤 后的磁珠; (1‑2) 取质量浓度为 (1 ‑2) : 1的EDC和NHS溶液于试管中并用MES溶液调节体积, EDC和 NHS溶液占最终溶液体积的1 ‑5%, 加入经步骤 (1) 洗涤后的磁珠, 随后放置室温下活化15 ‑ 30min, 得到氨基化的磁珠, 最后磁分离弃去上清液; (1‑3) 向氨基化的磁珠中加入Probe1并用Tris ‑EDTA缓冲液将其稀释5 ‑10倍, 其中 Probe1与氨基化的磁珠的质量比是1: (100 ‑200) , 随后放置反应1.5 ‑2h得到MNP ‑Probe1; 用 TT 缓冲液将所得的MNP ‑Probe1洗涤3‑5次, 以TE缓冲液对MNP ‑Probe1进行重悬后, 于4℃保 存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MNP ‑Probe1的制备过程为: 取1mg直径为1000nm的磁珠 (MNP1000) 于离心 管中, 用MES T缓冲溶液洗涤两次; 取50  μL的10 mg/mL EDC 和25 μL的10 mg/mL NHS溶液于 试管中并用MES溶液将 体积调至900 μL, 随后放置 室温下活化20min后洗涤2次得到氨基化的 磁珠; 向氨基化的磁珠的试管中加入5  μg的probe1并用Tris ‑EDTA缓冲液将溶液体积调至 500 μL, 随后放置室温下反应2h; 用1  mL TT缓冲液将所得的MNP1000‑Probe1洗涤三次, 每次 30 min; 最后用TE缓冲液对MNP1000‑Probe1进行重悬后, 于4℃进行保存以进一 步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 (2) 中, tDNA ‑PS‑Probe2/tDNA‑MNP‑Probe2的制备过程为: (2‑1) 取PS微球或MNP于试 管中并用M EST缓冲液洗涤 2‑3次, 离心除去上清液; (2‑2) 向含有PS微球或MNP的试管中加入质量浓度比为 (1 ‑2) : 1的EDC和NHS溶液并用 MES溶液调体积, EDC和NHS溶液占最终溶液体积的1 ‑5%, 随后放置室温下活化15 ‑30min, 得 到氨基化的P S微球或MNP; (2‑3) 向含有氨基化的PS微球或MNP的试管中加 入Probe2和tDNA, Probe2和tDNA与氨基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990196 A 2PS微球或MNP的质量比为1: (100 ‑200) , 并用TE缓冲液将其稀释5 ‑10倍, 随后放置室温下反 应1.5‑2h; 用TT 缓冲液将 所得的tDNA ‑PS‑Probe2或tDNA‑MNP‑Probe2洗涤3‑5次; 以TE缓冲 液对tDNA ‑PS‑Probe2或tDNA‑MNP‑Probe2进行重悬后, 于4℃保存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 (2) 中, tDNA ‑PS‑Probe2/tDNA‑MNP‑Probe2的制备过程为: 取1  mg直径为3  μm的 PS微球或直径为3 0nm的MNP (MNP30) 于试管中并用M EST缓冲液洗涤两次; 取50 μL的10 mg/mL EDC和25 μL的10 mg/mL NHS溶液于试管 中并用MES溶液将体积调 至900 μL, 随后放置室温下活化20  min后洗涤2次; 取9  μgProbe2和7 μgtDNA于离心 管中, 并 用TE缓冲液将溶液体积调至500  μL, 放置室温下反应2  h; 用1mL TT缓冲液将所得的tDNA ‑ PS‑Probe2/tDNA‑MNP1000‑Probe2洗涤三次, 每次30  min; 最后用TE缓冲液对tDNA ‑PS‑ Probe2/tDNA‑MNP1000‑Probe2进行重悬后, 于4℃进行保存以进一 步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 (3) 中, P S‑H1、 PS‑H2或MNP‑H1、 MNP‑H2的制备过程为: (3‑1) 使用前将H1和H2于95℃变性处 理, 随后在室温下保持1h使发卡结构形成; (3‑2) 取PS微球或MNP于试 管中并用M EST缓冲液洗涤, 随后离心弃去上清液; (3‑3) 向含有PS微球或MNP的试管中加入质量浓度比为 (1 ‑2) : 1的EDC和NHS溶液, 并用 MES溶液调节体积, EDC和NHS溶液占最终溶液体积的1 ‑5%, 随后放置室温下活化15 ‑30min, 得到氨基化的P S微球或MNP; (3‑4) 将氨基化的PS微球或MNP溶液离心, 除去上清液, 向其中加入H1或H2, 并用TE缓冲 液稀释5‑10倍, 随后放置室温下反应1.5 ‑2h; (3‑5) 用TT 缓冲液将所得的PS ‑H1、 PS‑H2或MNP‑H1、 MNP‑H2洗涤3‑5次; 最后用TE缓冲液 对PS‑H1、 PS‑H2或MNP‑H1、 MNP‑H2进行重悬后, 于4℃保存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 (3) 中, PS ‑H1、 PS‑H2或MNP‑H1、 MNP‑H2的制备过程为: 使用前将H1和H2于95℃下 变性处理5min, 随后在室温下保持1h使发卡结构形成; 取1  mg直径为3  μm的PS微球或直径 为30nm的MNP (MNP30) 于试管中并用MEST 缓冲液洗涤两次; 取50  μL的10 mg/mL EDC和25 μL 的10 mg/mL NHS溶液于试管中并用MES溶液将体积调至9 00 μL, 随后放置室温下活化20  min 后洗涤2次; 除去上清液后, 向离心管加入5  μg的H1或H2, 并用TE缓冲液将溶液体积调至500   μL, 随后放置室温下反应2  h; 用1 mL TT 缓冲液将 所得的PS ‑H1、 PS‑H2或MNP30‑H1、 MNP30‑H2 洗涤三次, 每次30  min; 最后用T E缓冲液对PS ‑H1、 PS‑H2或MNP30‑H1、 MN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6: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