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04571.5
(22)申请日 2022.07.08
(71)申请人 英索油能源科技 (北京) 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科技园区
超前路甲1号10号楼801室
(72)发明人 罗楚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11842
专利代理师 崔征
(51)Int.Cl.
C12Q 1/64(2006.01)
C12Q 1/6869(2018.01)
C12Q 1/6851(2018.01)
C12N 15/1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
勘探方法, 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 该方法在勘
探区内, 分别采集已知油井、 气井和干井上方地
表浅层的样品, 提取D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 根据
测序结果建立该勘探区内微生物群落组成模式
图, 根据该模式图分别筛选 出该勘探区内, 油/气
井上方地表土壤中的特征微生物, 然后根据其属
性特征设计引物, 对整个勘探区内的样品进行荧
光定量PCR检测其特征微生物的数量。 本发明的
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得到的特征微
生物的等值线不仅与已知井吻合率较高, 而且能
够与圈闭线吻合 率较好, 能够精细 刻画油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114958964 A
2022.08.30
CN 114958964 A
1.一种一种基于微 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确定勘探区域的采样点;
S2, 确定正演区域的采样点, 所述正演区域的采样点为勘探区域的探区内或邻区的已
知井上方的采样点;
S3, 设计正演区域采样方案, 采样并保存样品;
S4, 样品提取DNA;
S5, 对所述 正演区域的样品进行高通 量测序, 读取划分到种的OT U值;
S6, 建立所述勘探区域的油气指示微生物指纹图谱, 识别出该勘探区内, 气指示有效菌
和/或油指示有效菌; 根据OTU值分别计算油指标和/或气指标, 比较油指标和 /或气指标的
数值, 确定有效油指标和/或有效气 指标;
S7, 根据油气指示微生物指纹图谱识别出的气指示有效菌和/或油指示有效菌设计相
应的引物, 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 分别得到采样点的油指示微生物数值和/或气指示微生
物数值;
S8, 结合微生物成果, 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等资料, 多学科、 多领域的技术综合确定油
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已知井包括干井、 水井、 显示井和工业
井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通量测序为16S rDNA基因或烃氧化
相关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所述烃氧化相关的基因包括pmoA基因、 mmoX基因、 bmoX基因、 alk系
列基因和P45 0基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有效油指标和/或有效气指标时,
在油指标中, 油/气数值最大的前5个种, 且 数值大于2, 确定为有效油指标; 在气指标中, 气 /
油数值最大的前5个种, 且数值大于2, 确定为有效气 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样的深度为20 ‑100cm, 采样量为50 ‑
10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样品 ‑20℃保存或者用保护液保存。
7.根据权利 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液含有DNase抑制剂、 金属离子螯
合剂和β‑巯基乙醇。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保护液还 包括抗坏血酸及其 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为3:1摩尔比的
抗坏血酸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保护液包括以下含量的各组分: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0.5 ‑2%(w/v); 乙醇, 2 ‑4.5%(v/v); β ‑巯基乙醇, 1 ‑3%(v/
v); 抗坏血酸, 0.5 ‑1mM;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0.1 ‑0.5mM;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5 ‑10mM;
NaCl, 0.2 ‑0.5mM; DNase抑制剂, 1 ‑2mg/L; 余 量为pH 8.0的Tris ‑HCl。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58964 A
2一种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 术领域, 涉及一种基于微 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从1955年开始, 由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微生物研究所前身之一)与 石
油工业部合作进 行了气态烃氧化菌和油气田微生物学勘探法的研究。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进 行了大量的现场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在提供烃富集
的直接证据方面, 展示出了其他技术不具备 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项被广泛认可 的油气勘探
技术。
[0003]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 以基因检测为技术手段的微生物勘探方法显示出了
更好的应用前景。 比如: 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02174646 B; CN 104975067 B)采用培养法
和荧光定量P CR方法检测甲烷氧化菌或丁烷氧化菌总菌异常和活菌异常, 绘制等菌线, 将丁
烷氧化菌异常和甲烷氧化菌异常相结合, 并与地质、 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结果对接, 对
勘探区进行石油资源评价和预测。 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06011241 B)提供了用于油气勘
探的探针组、 芯片、 试剂盒与勘探方法, 所提供的探针组根据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以及
alkB、 alkH、 alkJ、 alkK、 p moA、 mmoX和BmoX基因设计,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不依赖于培养, 具
有较高准确性。 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07267623 B)首先利用培养法检测丁烷氧化菌的含
量, 绘制等值线图, 确定丁烷氧化菌异常区; 然后对识别勘探异常区, 使用荧光定量P CR法检
测低级烃 氧化菌数量, 综合两种结果, 结合 地表因素, 确定井位 候选点。
[0004]已公开的利用基因检测方法开展的微生物勘探技术, 提供了大量的烃氧化相关的
检测指标和微生物基因信息, 通过各种 各样的数据 处理和解释方法, 均获得了用于开展油
气勘探的相关证据。 但以往利用基因检测为手段的勘探技术的开展, 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目
标勘探区块内微生物的差异 性, 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基于特异 微生物数量异常来判别油气富
集, 缺少对目标区域正演井位微生物信息的提取, 不区分不同目标勘探区微生物种类上存
在的差异性。 如果不充分考虑正演井位的微生物信息, 获取 的数据可能有一些是无效数据
或者干扰数据, 造成了对勘探区的误判或错判。 从正演中提取有效信息, 将提取到的信息再
利到未知区域进行扩展应用, 是提高微 生物勘探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0005]另外, 目前对于土壤样品的保存液研究较少, 没有专门的针对包括油气微生物的
土壤样品进行保存的保存液。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 在勘探区内,
分别采集已知油井/气井和 干井上方地表浅层的样品, 提取D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 根据测
序结果建立该勘探区内微生物种类组成模式图, 根据该模式图分别筛选出该勘探区内, 油/
气井上方地表土壤中的特征微生物, 然后根据特征微生物的属性特征设计引物直接进 行荧
光定量PCR检测。 并且对土壤样品的保存液进 行了研究和优化, 开 发除了专门针对包括油气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958964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微生物基因的油气勘探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6: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