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611146.4
(22)申请日 2022.06.0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686524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7.01
(73)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
路135号
(72)发明人 张晋 李水生 张勇 彭诚
卢丹琪 李桂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4
专利代理师 宣国华 刘艳丽
(51)Int.Cl.
C12N 15/89(2006.01)
C12N 15/55(2006.01)
C12N 15/113(2010.01)
C12N 15/12(2006.01)
A01K 67/027(2006.01)
C12Q 1/6888(2018.01)
C12N 15/11(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13789352 A,2021.12.14
CN 109402170 A,2019.0 3.01
CN 113817779 A,2021.12.21
CN 10902 2484 A,2018.12.18CN 10419517 7 A,2014.12.10
CN 107974 466 A,2018.0 5.01
CN 114258911 A,2022.04.01
US 202025 3173 A1,2020.08.13
WO 20180 35388 A1,2018.02.2 2
F.S.Abou-Se edo et al.Sex uality, sex
change and maturati on patterns in the
yellowfin seabream, Acanthopa grus latus
(Teleostei: Sparidae) (Hout tuyn, 1782).
《Journal of Ap plied Ichthyol》 .2003,第19卷
(第2期),第6 5-72页 摘要, 材 料与方法, 结果和
讨论部分.
Zigang Cao et al.Germl ine Stem Cel ls
Drive Ovary Regenerati on in Zebrafish.
《Cell Reports》 .2019,第1709-1717页 摘要, 结
果, 材料与方法部分.
无.ACCESSION NO. XM _037078873,
PREDICTED : Acanthopa grus latus nan os
homolog 2 (nan os2), mRNA. 《GenBan k》 .2020,
FEATURES, ORIGI N.
李明辉.罗非鱼基因敲除技 术的建立及其在
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农业科技 辑》
.2014,(第10期),第四章. (续)
审查员 陈永强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 雌性黄鳍鲷的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生产全雌性黄鳍
鲷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F0代嵌合体雄鱼
的获得; (S2) 测交和基因突变个体的筛选; (S3) 1
龄雌性黄鳍鲷的生产和鉴定。 该方法以黄鳍鲷雌
雄同体生殖特性为基础, 结合性别功能基因
nanos2利用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为黄鳍鲷养殖提供遗传改良的新品系或新品种。
[转续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序列表1页 附图1页
CN 114686524 B
2022.09.30
CN 114686524 B
(56)对比文件
潘丽莎等.黄鳝 性逆转过程中G sdf基因cDNA
片段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生命科 学研究》 .2017,
(第02期),
黄振宇等.Nanos2在雄性生殖系统内的研究
进展. 《中华男科 学杂志》 .2018,(第0 6期),
柳项等.CRIS PR/Cas系统介导的水产生物基
因组编辑研究探索. 《水产学杂志》 .2015,(第0 6期),
马细兰等.黄鳍鲷(Sparus latus)两种生长
激素受体的cDNA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海 洋与
湖沼》 .201 1,(第06期),
梅洁等.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
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 《中国科 学:生命科 学》
.2014,(第12期),2/2 页
2[接上页]
CN 114686524 B1.一种利用基因编辑 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其特 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F0代嵌合体雄鱼的获得: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采用显微注射 的方式,
将nanos2靶基因的gRNA和Cas9蛋白的mRNA混合物导入黄鳍鲷1细胞期的受精卵的动物极
中, 孵化后即可获得靶基因突变的F0代嵌合体黄鳍鲷雄鱼;
(S2) 测交和基因突变个体的筛选: 将步骤 (S1) 中获得的F0代嵌合体黄鳍鲷雄鱼与野生
型雌鱼交配, 从后代中筛 选具有nan os2有义突变的F1代杂合子个 体 (nanos2+/‑) ;
(S3) 1龄雌性黄鳍鲷的生产和鉴定: 将F1代杂合子个体 (nanos2+/‑) 养殖到性成熟, 其中
一部分个体正常发育为杂合子雄鱼 (nanos2+/‑) , 一部分个体自然性逆转为F1代杂合子 雌鱼
(nanos2+/‑) , 选取F1代杂合子雌鱼 (nanos2+/‑) 和F1代杂合子雄鱼 (nanos2+/‑) 交配, 筛选得
到F2代纯合子突变体个体 (nanos2‑/‑) , 所述F2代纯合子突变体个体 (nanos2‑/‑) 1龄性成熟
时, 性反转 为功能性雌鱼;
步骤 (S1) 中合成所述nanos2靶基因的gRNA的引物包括正向引物nanos2 ‑gRNA‑F和反向
引物gRNA ‑R, 所述正向引物nano s2‑gRNA‑F的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所述反向引物gRNA ‑
R的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S1)
中所述nano s2靶基因的gRNA和所述Cas9蛋白的终浓度分别为30~40 ng/µL和150~200 ng/µ
L, 每颗受精卵中所述 nanos2靶基因的gRNA和Cas9蛋白的mRNA混合物的注射 量为1~2n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S1)
中采用显微注射的方式, 将nanos2靶基因的gRNA和Cas9蛋 白的mRNA混合物导入黄鳍鲷1细
胞期的受精卵的动物极中, 需在受精后40分钟内完成注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S2)
中将F0代嵌合体黄鳍鲷雄鱼与野生型雌鱼按照1: 1~2的数量配比交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其特征是: 步骤 (S2)
中用于检测具有nanos2有义突变的F1代杂合子个体 (nanos2+/‑) 的PCR引物, 包括正向引物
nanos2‑F1和反向引物nanos2 ‑R1, 其中所述正向引物nanos2 ‑F1的序列如SEQ ID NO: 3所
示, 所述反向引物nan os2‑R1的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686524 B
3
专利 一种利用基因编辑生产1龄雌性黄鳍鲷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6: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