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20840.2
(22)申请日 2022.06.01
(83)生物保 藏信息
CCTCC NO: M 202 2155 2022.02.25
(71)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 洋研究所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 学路
178号
(72)发明人 骆祝华 徐炜 王志超 凌铭煌
胡杰鸽 罗雨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张均莹
(51)Int.Cl.
C12N 1/14(2006.01)
C02F 3/34(2006.01)B09C 1/10(2006.01)
C12Q 1/6895(2018.01)
C12N 15/11(2006.01)
C12R 1/645(2006.01)
C02F 10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株耐盐出芽短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的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 具体涉及一株耐盐
出芽短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
供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GC02‑5‑42, 能高效除磷, 出芽短梗霉GC02 ‑5‑42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分泌大量的EPS, 可以从环境
中富集磷元素, 并将这些磷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
储存, 会在胞内或EPS中形成多聚磷酸盐颗粒, 进
而减少了环 境中的磷浓度, 以达到去除环境中过
量磷的效果; 出芽短梗霉GC02 ‑5‑42具有优良的
盐度耐受能力, 可 以在盐度条件下正常生长, 不
仅可以在低盐度环境中高效除磷或富集磷, 还可
以在高盐度环 境中高效除磷或富集磷, 适合于高
盐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或海洋中的过量磷的
去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序列表1页 附图3页
CN 115322908 A
2022.11.11
CN 115322908 A
1.一种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GC02 ‑5‑42,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2155。
2.一种微生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芽短梗霉或其处理物、 灭活
物、 代谢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物包括出芽短梗霉的培养
物、 浓缩物、 稀释物、 干燥物或所述培 养物的提取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芽短梗霉或权利要求2 ‑3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制 剂在除磷、 富集
磷或制备多聚磷酸盐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除磷包括去除环境中的磷元素或降
低环境中的磷元 素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环境包括水体或土壤;
所述的水体包括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河流或海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环境包括高盐度环境和低盐度环
境; 所述高盐度环境中, 2%≤盐度≤ 5%; 所述低盐度环境中盐度<2%。
8.一种鉴别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GC02 ‑5‑42的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基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进行鉴定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设计的引
物ITS4和引物ITS5, 引物ITS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引物ITS5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3所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以菌株的DNA为模板, 采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 得到ITS序列, 将所得的ITS序
列进行序列比对。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22908 A
2一株耐盐出芽短 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 具体涉及一株耐盐出芽短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的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废水除磷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 化学法以及结晶法。 其中
应用和研究最为广泛的生物除磷方法是EBPR(强化生物除磷法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主要利用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 厌氧释磷的原理去除废水中的磷
酸盐。 在厌氧状态下, 聚磷菌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Poly ‑P), 释放三磷酸腺苷(ATP), 利用释
放出的ATP吸收溶液内的有机物, 并以聚β ‑羟基丁酸(PHB)的形式存储于体内, 同时释放磷
酸盐, 简称厌 氧释磷; 好氧状态下, 聚磷菌利用分解储存在体内的聚β ‑ 羟基丁酸(P HB)所释
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 合成聚磷酸盐, 存储在体内。 最后, 在好氧状态下, 通过排放体
系内剩余污泥的形式, 将完成超量吸磷过程的聚磷菌排出体系, 以达 到污水除磷的目的。
[0003]尽管EBPR工艺具有很多优点, 但是其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比如, 为了达到理
想的处理效果, 系统需要严格控制厌氧 ‑好氧交替条件, 并且对厌氧 ‑好氧条件下的氧气浓
度有严格的要求, 同时, 盐度、 温度、 pH与碳源种类等外部因素都会对聚磷菌的除磷效果产
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 对于新的更稳定的, 具有 更高环境 耐受能力的微生物除磷途径有很大
需求。
[0004]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胞外 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内含有 大量的磷,并在吸/释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区别于目前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
EBPR工艺, 基于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的除磷技术, 具有更好的环境耐受性和稳定性, 且在
处理过程不需要对环境的氧气浓度进行控制。
[0005]在自然环境中, 部分微生物会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 多由糖类, 蛋白, 核酸, 脂类等组成, EPS的基本作用包括聚合微生物细胞,
表面附着, 形成絮体和生物膜, 细胞识别, 生物膜的结构性元素, 细胞保护屏障, 保持水分防
止细胞脱水, 外源有机物吸附, 无机离子吸附等。 高盐环境对微生物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
用, 使微生物不能充分的发挥其处理作用, 因此传统的生物处理法不适于对高盐环境的处
理。 当环境中的盐度小于2%时, 聚磷菌的除磷能力受盐度的影响较小, 当生物除磷体系受
到盐度为2%的废水的连续冲击时, 聚磷菌的除磷能力被完全 破坏。
发明内容
[0006]因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株耐盐出芽短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
的应用, 所述出芽短梗霉具有高效除磷的能力, 同时具有优良的高盐耐受能力。
[0007]为此,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8]本发明提供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GC02 ‑5‑42, 保藏于中 国典
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22155, 保藏地址: 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322908 A
3
专利 一株耐盐出芽短梗霉及其在水体除磷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6:44: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