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03.220.20 R 8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rvey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safety protection area 2020 - 03 - 25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715—2020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控制测量........................................................................... 2 6 结构边线、用地范围测量 ............................................................. 4 7 界标测设........................................................................... 5 8 成果资料整理与质量检验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保护区界标参考样式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警示公告牌示意图 ................................................ 9 I DB11/T 171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天路通工程勘测有限公司、中兵 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建筑大学、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海志、李丞鹏、李响、董品贵、宋超、赵力、羊远新、陈大勇、陈俊海、汤 发树、刘奂遐、王思锴、刘兵、马全明、张蕴明、杨微波、王尚、韩志晟、张伟、杜明义、邱东伟、王 宁、张振营、张跃龙、付超、王罡、李强、刘通、陈艳红、刘君伟、庞雷、姚陪军、孙愿平、张立伟、 王珍、任小强、孟勇飞。 II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的控制测量、结构边线、用地范围测量、界标测设、成 果资料整理与质量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503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 CJJ/T 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H/T 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DB11/T 110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 urban rail transit safety protection area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划定的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2 城市轨道交通边线特征点 urban rail transit edge characteristic points 反映结构边线或保护区边线轮廓特征的点,包括角点、拐点、间隔一定距离的边线点等。 3.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界标 boundary mark of urban rail transit safety protection zone 标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边界的标志。 3.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警示公告牌 warning board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tection zone 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周边,起警示作用的公告牌或告示牌。 4 缩略语 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TK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Real-Time Kinematic) 1 DB11/T 1715—2020 5 控制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所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应为北京地方坐标系,采用的高程系统应 为北京地方高程系。当采用其他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时,应与北京地方坐标系和高程系建立联系。 5.1.2 控制测量分为地面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5.1.3 地面控制网应在北京市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沿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布设;地下控制网应以“车 站-区间-车站”为单元分段布设。 5.1.4 宜对现有的城市控制点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控制点、地下控制点的标石充分利用。 5.1.5 控制点点位选定后应现场做标记、绘制略图。 5.2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5.2.1 地面平面控制网宜采用 GNSS RTK 或导线测量的方法布设。 5.2.2 控制点应选设在交通便利、坚固稳定的地点,应便于埋石和观测,有利于联测和扩展,且便于 保存,相邻点间应通视。 5.2.3 采用 GNSS RTK 测量方法进行地面平面控制测量时,GNSS RTK 控制测量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并 应符合 CJJ/T 73 要求。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GNSS RTK 平面测量精度各等级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1 GNSS RTK 平面测量技术要求 流动站到单基准 相邻点间距离 点位中误差 边长相对 起算点 (m) (mm) 中误差 等级 一级 ≥500 ≤50 ≤1/20000 —— —— ≥4 二级 ≥300 ≤50 ≤1/10000 四等级以上 ≤6 ≥3 三级 ≥200 ≤50 ≤1/6000 四等级以上 ≤6 二级及以上 ≤3 等级 站间距离 测回数 (km) ≥3 b) 利用 RTK 测量方法布设控制点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 15°; 2) 网络 RTK 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 3) 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可缩短至 2/3,边长较差不应大于 20mm。 c) RTK 测量时,开始作业或重新设置基准站后,应至少在一个已知点上进行检核,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在控制点上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 50mm; 2) 在碎部点上检核,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 0.5mm。 5.2.4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进行地面平面控制测量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或导线网,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困难地区可以同级附合一次。技术要求见表 2: 表2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一级 2 闭合环或附合导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 线长度(km) (m) (mm) (″) 合差 ≤3.6 300 ≤15 ≤5 ≤1/14000 DB11/T 1715—2020 表 2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指标(续) 闭合环或附合导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 线长度(km) (m) (mm) (″) 合差 二级 ≤2.4 200 ≤15 ≤8 ≤1/10000 三级 ≤1.5 120 ≤15 ≤12 ≤1/6000 等级 5.2.5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等边形状,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 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 倍,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大于 1:3。当附合导线的边数大于 12 条时,其测角 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5.2.6 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 1/3 时,导线的全长闭合差应在±0.13m 之内,导线的总长和 平均边长可放宽至规定长度的 1.5 倍,但其全长闭合差应在±0.26m 之内。 5.2.7 直接利用已有控制点时,应校核控制点的边长夹角等相对关系,确定正确后才能使用。 5.3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 5.3.1 地下平面控制网应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布设。 5.3.2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宜利用已有的地下施工控制点和铺轨基标等作为起算点,当缺少起算控制点 时,应通过联系测量的方法将地面控制点引测到地下。 5.3.3 地下平面控制网一般条件下应布设成附合导线形式,困难条件下可布设成支导线形式,但测站 数不应超过 3 站。支导线总长不宜超过 450m,边数不宜超过 4 条,最大边长不宜超过 160m,水平角应 左、右角各观测一测回,圆周角闭合差应在±60″之内;第一站应观测不同的起始方向,推算方位角应 取中数。 5.3.4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的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根据区间长度选择相应的等级。 5.4 高程控制测量 5.4.1 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也可采用卫星定位高程测量方法。 5.4.2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时应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应低于图根水准,水准 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 CJJ/T 8 中关于图根水准的要求: a) 图根水准测量可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 b) 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应大于 8km, 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应大

pdf文档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715-20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37: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