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40.10 X55 DB5108 四 川 省 ( 广 元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08/ T18—2019 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Guangyuan Huang tea 2019 - 12 - 25 发布 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25 实施 发 布 DB5108/ T18—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鲜叶要求 .......................................................................... 1 5 加工工艺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广元黄茶加工工艺示例 ............................................ 5 I DB5108/ T18—2019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广元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规程由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四 川同圣金田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胥锦桦、胡尧、石智华、曾杰、苏浩、陈九江、何多喜。 本规程为首次发布。 II DB5108/ T18—2019 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广元黄茶术语与定义、鲜叶要求和加工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广元黄茶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14456.1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9630 有机产品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288 绿色食品茶叶 NY/T 5198 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广元黄茶 Guangyuan huang tea 以四川广元市境内种植的中黄1号、中黄2号茶树品种的鲜嫩春梢为原料,经摊放、杀青、理条、做 形、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绿茶产品。 4 鲜叶要求 4.1 鲜叶原料要求 一芽一叶为主,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鲜叶分特一级、特二级、 一级3个级别,各等级要求见表1。 1 DB5108/ T18—2019 表1 鲜叶原料等级要求 等级 特一级 单芽和一芽一叶占总量的 85%以上,一芽二叶初展占总量的 10%左右,单片叶占总量的 5%左右。 特二级 单芽和一芽一叶占总量的 65%以上,一芽二叶占总量的 25%左右,单片叶占总量的 10%左右。 一级 4.2 质量要求 单芽和一芽一叶占总量的 50%以上,一芽二叶占总量的 35%左右,一芽三叶占总量 5%左右,单片叶 占总量的 10%左右。 鲜叶盛装与运输 用透气良好、光滑清洁的竹篓(筐)盛装鲜叶,运输时不得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物品混 运。鲜叶采摘后及时运到加工厂进行摊放。有机茶应符合GB/T 19630。 5 加工工艺 5.1 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理条→摊凉→做形→摊凉→初干→摊凉→足干。(示例见附录A) 5.2 鲜叶摊放 5.2.1 要求 鲜叶进厂后按等级和采摘时间分开,采用透气式叠式框架摊放设备进行摊放。摊放以室内自然摊放 为主。 5.2.2 厚度 一般每平方米摊放1.0kg~1.5kg;摊放厚度3cm~5cm。采用透气式叠式摊放框架时,因上下透气, 框内鲜叶一般不需要翻动,以防机械损伤而红变。 5.2.3 时间 按鲜叶含水率而定,正常鲜叶一般不超过4h。 5.2.4 程度 鲜叶稍萎软,青气消失,清香显露,摊放叶含水率降至(72±2)%。 5.3 杀青 5.3.1 方法 采用滚筒式杀青机或平振式槽式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后再经微波干燥设备补杀。鲜叶投放量根据 杀青机型号而定。 5.3.2 程度 2 DB5108/ T18—2019 叶色暗、嫩黄透绿,光泽不显,稍刺手,熟香微露。含水率45%~50%,失重率25%左右。 5.3.3 摊凉 将杀青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一般摊叶厚度﹤20cm,含水率高薄摊, 含水率低厚摊;摊凉时间1.5h~2h。含水率44%~49%,失重率1%左右。 5.4 理条 5.4.1 方法 采用名茶多用机进行理条,投叶量视机器型号而定。 5.4.2 程度 叶色明亮、嫩黄隐绿,稍刺手,熟香尚显露。含水率30%~35%,失重率14%左右。 5.4.3 摊凉 将理条叶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摊凉厚度﹤20cm,摊凉时间1.5h~2h,含 水率28%~33%,失重率2%左右。 5.5 做形 5.5.1 方法 采用名茶多用机或扁形茶炒制机做形,投叶量视设备型号而定。 5.5.2 程度 叶色嫩黄隐绿、外形平直、刺手、熟香显露。含水率20%~25%,失重率8%左右。 5.5.3 摊凉 将做形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摊凉厚度﹤20cm,摊凉时间1.5h~2h, 含水率18%~23%,失重率2%左右。 5.6 干燥 5.6.1 初干 采用扁形茶炒制机进行初干,投叶量视机器设备型号而定。 5.6.1.1 程度 叶色嫩黄隐绿、扁直光亮。含水率10%~15%,失重率8%左右。 5.6.1.2 摊凉 将初干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摊凉厚度﹤30cm,摊凉时间不超过10h, 含水率9%~14%,失重率1%左右。 5.6.2 足干 采用茶叶干燥设备干燥,程度达到叶色金黄隐绿、扁直光亮。含水率3%~4 %。 3 DB5108/ T18—2019 5.6.2.1 摊凉 将足干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摊凉厚度﹤30cm,摊凉时间2h左右。 5.7 整理和包装 5.7.1 整理 采用10号筛(孔径1毫米)、4号筛(孔径7毫米)进行割末抖头,将中间的成品按时,按批次、外 形、内质分别定级归堆。4号筛粗头进行复辉和再整理,分开归堆。香气不显或毫毛过多,可用低温提 香,风扇去毫。 5.7.2 包装 包装容器应用干燥、清洁、无异气味及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的内包装材料应符合 GH/T 1070规定,有机茶应符合GB/T 19630要求。 5.8 贮运 5.8.1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冷藏库中,冷藏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茶叶入库要有 相应记录和标识、分类、分库存放。有机茶应符合GB/T 19630要求。 5.8.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 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有机茶应符合GB/T 19630要求。 4 DB5108/ T18—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广元黄茶加工工艺示例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理条→摊凉→做形→摊凉→初干→摊凉→足干。 A.1 鲜叶摊放 A.1.1 要求 鲜叶进厂后按等级和采摘时间分开,在室内采用透气式叠式框架摊放设备进行自然摊放。摊放厚度 视天气和芽叶含水率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摊放1.0kg~1.5kg,厚度3cm~5cm; 摊放时,因上下透气,一般不需要翻动,以防机械损伤而红变;若摊放时间较长(超过4h),由于 摊放叶在摊放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会聚沉在地面,而水气蒸发是向上的,所以在摊放过程中应进行一 次摊叶框的上下移位,使鲜叶摊放程度更均匀。 A.1.2 程度 鲜叶稍萎软,色泽黄绿,青气消失,清香显露,摊放叶含水率降至(72±2)%。 A.2 杀青 A.2.1 滚筒杀青 采用6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设定280℃,转速35r/min,当设定温度达210℃时开始投放鲜叶, 投叶量约1kg/min。 A.2.2 微波补杀 鲜叶经滚筒杀青机杀青后再经微波干燥设备(DXCWS-21)补杀,温度设定120℃,转速设定450 r~ 500 r/min,投叶量视滚筒杀青出叶量而定,一般为0.5kg~1kg/min。 A.2.3 程度 叶色暗、嫩黄透绿,光泽不显,稍刺手,熟香微露。含水率45%~50%,失重率25%左右。 A.2.4 摊凉 将杀青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一般摊叶厚度﹤20cm,含水率高薄摊, 含水率低厚摊;摊凉时间1.5h~2h。含水率44%~49%,失重率1%左右。 A.3 理条 A.3.1 方法 5 DB5108/ T18—2019 采用18槽理条机(6CCB-80/18)进行理条,温度设定200℃,分两个阶段连续进行,当槽内温度达 到110℃时开始投叶,投叶量为4kg~5 kg每锅,每槽投叶量应均匀。 第一阶段:往返频率160次~180次/min,时长8min~10min; 第二阶段:往返频率130次~150次/min,时长4min~6min。 A.3.2 程度 叶色明亮、嫩黄隐绿,稍刺手,熟香尚显露。含水率30%~35%,失重率14%左右。 A.3.3 摊凉 将理条叶摊于竹勃篮内或透气式摊凉框架上,采用自然摊凉,摊凉厚度
DB5108-T 18—2019 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广元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32: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