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36442.7 (22)申请日 2022.10.10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 心 地址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外大街16号 (72)发明人 欧红玲 马盈盈 王岩 张巧云 宋秀军 时磊 白静 刘晨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942 专利代理师 邓巧莲 (51)Int.Cl. C12Q 1/6844(2018.01)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B01L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 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 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属于病原体检测技术领 域, 该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微流控芯片设 计与制作; (2)监控整个病原菌检测过程; (3)病 原菌检测结果判断; 本发明通过利用相机等成像 设备或肉眼等即可对结果进行观察, 与LA MP进行 有机结合, 研发出兼顾上述两类技术优势的分子 诊断技术, 能够在POCT中简便、 快速、 灵活、 高通 量检测各种病原菌, 为临床诊治或感染事件现场 处置等情况节约时间和成本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5521973 A 2022.12.27 CN 115521973 A 1.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方法具体步 骤如下: (1)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 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按设计样式绘制芯片样式, 由喷蜡打 印机打印所需图案, 多层相同图案滤纸用不透水 的双面胶叠加, 形成亲水 的毛细通道和微 量反应池, 通过观察反应腔的颜色变化, 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2)监控整个病原菌检测过程: 1个阳性质控, 点样酵母DNA和相应引物, 监控整个实验 反应过程; 1个阴性质控, 未点样任何引物, 两种质控模式联合运用对每次测试的有效性进 行监控; (3)病原菌检测结果判断: 通过相机等成像设备或肉眼对微流控芯片进行结果观察, 在 检测过程中, 恒 温扩增反应体系中通过添加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 HNB)为 结果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由紫罗兰变为天蓝色为阳性, 无颜色变化 为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1)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设二个质控反应孔, 包括1个阳性质控, 点样酵母DNA和相应 引物; 1个阴性质控, 未点样任何引物, 同时将各种引物分别点样到相应的反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2)中所述点样完成后, 室温下干燥1小时, 再将芯片用胶带密封, 保存在0 ‑4℃备 用, 使用时平衡到室温后进行加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3)中所述微流控芯片检测 仪主要由温度控制模块和 检测模块组成; 其中, 温度控 制模块为恒温扩增提供65℃的恒定温度, 检测模块使用肉 眼观察或成像设备进 行信号采集 判断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微流控芯片检测仪检测样品结果的判断如下: 反应腔颜色由紫罗兰变为天蓝色为阳性, 无颜色变化为阴性, 阳性质控检测结果应为 阳性; 阴性质控检测结果应为阴性, 表明本次检验结果有效; 若质控结果 错误, 则判定 本次检测结果无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521973 A 2一种基于环 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病原体检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 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是病原体检测金标准, 需要耗时3 ‑5天, 涉及多种仪器和试 剂, 对人员的专 业技能和实验经验要求高, 因此, 缩短检验时间和减少实验条件限制一直备 受研究者的关注, 近年来,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检测病原体获得了很大进展, 但检测需 要昂贵的核酸扩增仪, 对实验室和人员要求高, 程序复杂, 检测时间需要3 ‑5小时, 主要适用 于大型医疗机构和专业实验室,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 ‑6条特 异引物, 在恒定温度下, 利用链置换DNA聚合酶快速扩增目标基因的DNA或RNA, 通过观察添 加的指示物颜色变化或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达到检测的目的, 检测过程只需要一个恒温 箱, 无需昂贵高精密的仪器, 目的基因就能大量、 高效地扩增, 该技术相比PCR技术来说, 运 行成本低, 检测时间短, 1小时内即可得到实验 结果, 而且LAMP对目的基因有高度选择性, 能 降低非靶序列的影响, 因此具有较高特异性, 降低了核酸检测的复杂度; 因此, 发明出一种 基于环介导 等温扩增技 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变得 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无法在POCT中简便、 快速、 灵 活、 高通量检测各种病原菌, 浪费时间以及提高成本;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 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 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环介导 等温扩增技 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该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1)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作: 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按设计样式绘制芯片样式, 由喷 蜡打印机打印所需图案, 多层相同图案滤纸用不透水 的双面胶叠加, 形成亲水 的毛细通道 和微量反应池, 通过观察反应腔的颜色, 对检测结果进 行判断, 芯片制作后 将各种引物分别 点样到相应的反应室, 点样完成后, 室温下干燥1小时, 再将芯片用胶带密封备用; [0008](2)监控整个病原菌检测 过程: 1个阳性质控, 点样酵母DNA和相应引物, 监控整个 实验反应过程; 1个阴性质控, 未点样任何引物, 两种质控模式联合运用对每次测试的有效 性进行监控。 [0009](3)病原菌检测结果判断: 通过相机等成像设备或肉眼对微流控芯片进行结果观 察。 在检测过程中, 恒温扩增反应体系中通过添加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 HNB)为结果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由紫罗兰变为天蓝色为阳性, 无颜色变化 为阴性。 [0010]进一步地, 步骤(1)中所述微流控 芯片设二个质控反应孔, 包括1个阳性质控, 点样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521973 A 3
专利 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0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61.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6312-2010 蒸发金.pdf
郭启全:贯彻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pdf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治理实施指南.pdf
DB3308-T 026-2015 衢州市河道生态治理导则 衢州市.pdf
绿盟 AISecOps智能安全运营技术白皮书 2020.pdf
GB-T 19345.1-2017 非晶纳米晶合金 第1部分: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带材.pdf
GB-T 39257-2020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pdf
T-CESA 1254—2023 智慧博物馆建设总体要求.pdf
GB-T 39842-2021 集成电路 IC 卡封装框架.pdf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pdf
T-CSAC 004—2023 网络靶场 试验任务导调总体要求.pdf
DB35-T 1344-2013 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pdf
T-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pdf
T-CCMSA 50213—2020 高性能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pdf
GB-T 41542-2022 地球卫星轨道空间环境探测要素通用规范.pdf
T-SGGG 0001.3—2021 家装用外窗节能安全玻璃 第3部分:过程控制与质量保证.pdf
T-CESA 1048—2018 区块链存证应用指南.pdf
GM-T 0112-2021 PDF格式文档的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pdf
GB-T 32917-2016 信息安全技术 WEB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pdf
1
/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561.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