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89867.4 (22)申请日 2022.10.20 (71)申请人 南京天祺超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80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口经 济开发区百合路1 11号-4 (72)发明人 兰清泉 黄静 张潇越  (51)Int.Cl. C12M 1/04(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P 7/06(2006.01) C12P 7/16(2006.01) C12R 1/145(2006.01) (54)发明名称 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 低碳醇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固碳技术领域, 尤其是利用 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 其制备方法。 所述低碳 醇含有2‑8个碳原子; 所述 碳原子中碳14同位素含量大于等于10%。 本发明 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 生成的低碳 醇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厌氧菌群生物 固碳反应的副产物配合一氧化碳来提取低碳醇, 从而增加了低碳醇的低成本提取来源, 实现了含 有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的生物固碳, 减少了 用于提取低碳醇的农作物的消耗。 且梭菌灭活后 的固体产物梭菌蛋白可用于食用或饲料, 增加蛋 白质供应 。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5521855 A 2022.12.27 CN 115521855 A 1.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 其特征是, 所述低碳醇含有 2‑8个碳原子; 所述 碳原子中碳14同位素含量大于等于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 碳醇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是, 该方法的步骤为: A、 将水或水 溶液注入生 化固碳反应容器(1); B、 将厌氧菌群投入生 化固碳反应容器(1)内; C、 将气体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进行气液混合后注入生 化固碳反应容器(1)内; D、 调节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气液流 量比, 产生 微纳米气泡; E、 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内进行生 化固碳反应; F、 完成生化 固碳反应后, 将反应产物导入分离器(2)内进行分离, 得到含有低碳醇的溶 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 碳醇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连接进水管, 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通过管路 一连接到微纳米气泡 发生器(6)一端, 微纳米气泡 发生器(6)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二与生化固 碳反应容器(1)连接,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内设有气液强制混合器,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 器(6)可单独或并联多 套气路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 碳醇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所述气体与液体循环流量的比例为, 气体1: 液体3000, 或气体 1: 液体10 0, 或气体1: 液体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 碳醇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E中, 所述 生化固碳反应时间为1 ‑30分钟, 或1 ‑2小时, 或4 ‑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E中, 所述厌氧菌群为梭菌属, 厌氧菌群包括形成孢子的革兰氏阳性厌 氧菌, 丙酮丁醇梭菌、 拜氏梭菌、 解纤维梭菌、 扬氏梭菌、 丁酸梭菌和乙醇梭菌的一种或多 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 所述含有一氧化碳和 /或二氧化碳和/或氢气的气体通过气体压 缩机和/或气体减压器稳压来调整气压,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进气端气压为0MPa ‑1MPa, 或0.05MPa‑2MP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器(2)为板式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 离心分离器、 重力分离器、 管式 离心分离器、 膜分离器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之间安装有过 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 体为含有一氧化碳和/或二氧化碳和/或氢气的气体, 所述一氧化 碳的摩尔比在0 ‑100%, 所述 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0 ‑100%, 所述氢气的摩尔比为0 ‑100%。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的制 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连接进水管一端, 进水管另一端与水溶液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21855 A 2存储罐(3)连接, 进水管上串联有泵一(4)和阀门一(5), 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的出口通过 管路一连接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入口,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出口连接有管路二, 管路二的出口接入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为含有泵、 阀门和气液混 合器的成套设备, 管路二上串联有泵二(7)和阀门二(8),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上连接有进 气管, 进气管上串联有单向阀(10), 生化固碳反应容器(1)上连接有管路三, 管路三上串联 有分离器(2)、 泵三(12)、 反应物储 存罐(11)。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21855 A 3

PDF文档 专利 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利用微纳米气泡增强生化固碳方法生成的低碳醇及其制备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