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95947.7 (22)申请日 2022.07.29 (73)专利权人 杰瑞环境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10014 湖南省长 沙市雨花区劳动东 路139号新世界创邸12 楼 (72)发明人 宋建超 李文毅 肖学权 杨彬  刘浪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 4481 专利代理师 牛悦涵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5/02(2006.01) C02F 1/52(2006.01) C02F 1/56(2006.01)B01D 21/26(2006.01) B01D 21/24(2006.01) C02F 101/10(2006.01) C02F 103/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矿井水回用预处 理系统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矿井水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该矿井水回用预处 理系统包括旋流软化装置, 旋流软化装置包括筒 体, 筒体具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及与空 腔连通的第一进水口、 第一药剂投加口、 第二药 剂投加口、 絮凝颗粒污泥导出口和第一出水口, 第一进水口、 第一药剂投加口和第二药剂投加口 分别与空腔的内侧壁相切设置, 第一进水口邻近 第一药剂投加口且位于第二药剂投加口的下方, 絮凝颗粒污泥导出口和第一出水口相对设置于 筒体的底部和顶部, 该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可 以有效减少加药量, 降低运行成本 。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217757130 U 2022.11.08 CN 217757130 U 1.一种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旋流软化装置(1), 所述旋流软化装 置(1)包括筒体(11), 所述筒体(11)具有沿自身高度方向延伸的空腔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 第一进水口(12)、 第一药剂投加口(13)、 第二药剂投加口(14)、 絮凝颗粒污泥导出口(15)和 第一出水口(16), 所述第一进水口(12)、 第一药剂 投加口(13)和第二药剂投加口(14)分别 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相切设置, 所述第一进水口(12)邻近所述第一药剂投加口(13)且位于 所述第二药剂投加口(14)的下方, 所述絮凝颗粒污泥导出口(15)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6)相 对设置于所述筒体(1 1)的底部和顶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11)的空腔包 括由下至上依次连通的第一泥斗(111)、 混合区域(112)、 反应区域(113)和分离澄清区域 (114), 所述絮凝颗粒污泥导出口(15)与所述第一泥斗(111)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口 (12)和所述第一药剂投加口(13)与所述混合区域(112)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二药剂投加口 (14)与所述反应区域(113)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口(16)与所述分离澄清区域(114)的顶部连 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区域(112)为 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 所述分离澄清区域(1 14)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井水回用预处理 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絮凝 颗粒污泥导出口(15)连通的排泥管道(2); 所述旋流软化装置(1)还包括回流泵(17), 所述回流泵(17)的输入端与 排泥管道(2)连 通, 输出端与所述筒体(1 1)的混合区域(1 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井水回用预处理 系统还包括调节池(3), 所述调节池(3)包括: 上部反应区(31), 所述上部反应区(31)具有第三药剂投加口(311)以及与所述第一出 水口(16)连通的第二进水口(312); 第二泥斗(32), 设置于所述上部反应区(31)的底部输出端, 且所述第二泥斗(32)的底 部连通设置有所述 排泥管道(2)连通的排泥口(321); 以及 平流沉淀区(33), 设置于所述上部反应区(31)的一侧, 且所述平流沉淀区(33)域的底 部为倾斜设置的导泥板(331), 顶部为第二出水口(332), 所述导泥板(331)的输出端与所述 第二泥斗(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反应区(31)内 交替设置有多个折流板(313), 所述折流板(313)远离所述上部 反应区(31)内壁的一端向下 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流板(313)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10 °~15°, 且多个所述 折流板(313)的倾 斜角度由上至下 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3)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上部 反应区(31)和所述第二泥斗(32)之间的布水板(34), 所述布水板(34)上设 置有布水孔(341), 以使所述上部 反应区(31)的水通过所述布水孔(34 1)进入所述平流沉淀 区(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板(34)上的所 述布水孔(341)由上至下 逐渐变密。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757130 U 2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3)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平流沉淀区(33)内的刮泥机(35), 用于将所述导泥板(331)上的污泥刮送至所 述第二泥斗(32)中。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757130 U 3

PDF文档 专利 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第 1 页 专利 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第 2 页 专利 矿井水回用预处理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0: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