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91811.9
(22)申请日 2022.08.01
(73)专利权人 河南时代盛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 设路
秦岭路荣成大厦708室
(72)发明人 田娟娟 宋海强 唐媛媛 邓崔崔
丁颍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新乡市平 原智汇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 合伙) 41139
专利代理师 路宽
(51)Int.Cl.
C02F 9/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工业废水二 沉池辅助排泥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
助排泥装置, 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包括沉淀箱和气泵, 沉淀箱内侧底端开设有收
纳槽, 沉淀箱底端贯穿焊接有出水管和出泥管,
沉淀箱上端卡接有气泵, 气泵底端卡接有伸缩
管, 气泵底端转动卡接有第一分隔漏斗、 第二分
隔漏斗和第三分隔漏斗。 本实用新型通过沉淀箱
和气泵, 解决了现有的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在排
泥过程中, 由于污水中的污泥含水量较高, 在排
泥过程中, 难免将部分污水一同排出, 分离效果
不佳, 且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使
污泥沉降于沉淀池池底, 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不
便于维修养护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17677122 U
2022.10.28
CN 217677122 U
1.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包括沉淀箱 (1) 和气泵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
淀箱 (1) 内侧底端开设有收纳槽 (110) , 所述沉淀箱 (1) 底端贯穿焊接有出水管 (101) 和出泥
管 (102) , 所述沉淀箱 (1) 上端卡接有气泵 (2) , 所述气泵 (2) 底端卡接有伸缩管 (201) , 所述
气泵 (2) 底端转动卡接有第一分隔漏斗 (204) 、 第二分隔漏斗 (20 5) 和第三分隔漏斗 (20 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箱
(1) 外周面上端贯穿焊接有入液管 (103) , 所述沉淀箱 (1) 上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架 (104) , 所
述支撑架 (104) 底端中央焊接固定有限位杆 (105) , 所述限位杆 (105) 贴合于收纳槽 (110) 内
侧上端, 所述支撑架 (104) 底端位于限位杆 (10 5) 外侧贯 穿开设有通 孔 (10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
(101) 一端卡接固定有第一电磁阀 (108) , 所述出泥管 (102) 一端卡接固定有第二电磁阀
(109) , 所述出水管 (101) 位于收纳槽 (110) 上侧, 所述出泥管 (102) 位于收纳槽 (110) 底端,
所述沉淀箱 (1) 外周面底端焊接固定轴支撑杆 (107)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
(2) 卡接于支撑架 (104) 上侧, 所述伸缩管 (201) 贯穿插接于通孔 (106) 内侧, 所述伸缩管
(201) 底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 (202) , 所述连接板 (202) 底端卡接有驱动组件 (203) , 所述驱
动组件 (20 3) 套接于限位杆 (10 5) 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分
隔漏斗 (204) 上侧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料口 (207) , 所述第一分隔漏斗 (204) 上侧中央开
设有第一卡口 (211) , 所述第一卡口 (211) 内壁贴合有第一驱动辊 (213) , 所述第一驱动辊
(213) 上端卡接有第一转动电机 (212) , 所述第一卡口 (211) 转动卡接于驱动组件 (203) 外周
面, 所述第一驱动辊 (213) 和第一 转动电机 (212) 卡接 于驱动组件 (20 3) 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分
隔漏斗 (205) 上侧两端贯穿卡接有筛网 (208) , 所述第二分隔漏斗 (205) 上端两侧贯穿开设
有第二通料口 (209) , 所述第二分隔漏斗 (205) 上侧中央开设有第二卡口 (214) , 所述第二卡
口 (214) 内壁贴合有第二驱动辊 (216) , 所述第二驱动辊 (216) 上端卡接有第二转动电机
(215) , 所述第二卡口 (214) 转动卡接于驱动组件 (203) 外周面, 所述第二驱动辊 (216) 和第
二转动电机 (215) 卡接于驱动组件 (203) 内侧, 所述第一分隔漏斗 (204) 贴合于第二分隔漏
斗 (205) 内侧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分
隔漏斗 (206) 上侧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三通料口 (210) , 所述第三分隔漏斗 (206) 上侧中央贯
穿开设有第三卡口 (217) , 所述第三卡口 (217) 内壁贴合有第三 驱动辊 (219) , 所述第三 驱动
辊 (219) 上端卡接有第三转动电机 (218) , 第三卡口 (217) 转动卡接于驱动组件 (203) 外周
面, 所述第三驱动辊 (219) 和第三转动电机 (218) 卡接于驱动组件 (203) 内侧, 所述第二分 隔
漏斗 (205) 贴合于第三分隔漏斗 (206) 内侧上端, 所述第三分隔漏斗 (206) 贴合于收纳槽
(110) 上侧, 所述第三分隔漏斗 (20 6) 外侧贴合于沉淀箱 (1) 内壁。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77122 U
2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生产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 一种工业废 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工业废水, 包括生产废水、 生产污水及冷却水, 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
废液, 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 中间产物、 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物,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且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 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
染, 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因此在工业废水的排放使需要采取严格的净化处理措施, 以
保证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和浓度达到标准, 一般工业废水 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
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其中通常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沉淀池称为二沉池或最终沉淀池,
二沉池的作用是泥 水分离, 使混合液澄清、 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 二
沉池主要包含: 进水装置、 沉淀区、 出水装置和污泥区, 其中通过辅助排泥装置能够将工业
废水中的泥 水进行分离, 便于工作人员对污泥进 行处理, 提高废水 处理效率, 但它在实际使
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 现有的公开文献, CN216273655U—一种食品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池体的
侧面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隔板, 池体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架, 且固定架的
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 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轴, 且转轴
的侧面外壁上焊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转动杆, 转动杆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搅拌桨, 且搅拌
桨的侧面外壁上开有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 搅拌桨位于隔板的下方, 池体的一侧外壁上插
接有排污管, 现有的辅助排泥装置大多为此类结构, 能够有效将污水和污泥进 行分离, 避免
排出污泥过程中污水随之排出, 提高处理效率,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在污水中的污泥含水
量较高, 排出污泥的过程中难以避免部分污水随污泥一同排出, 分离效果 不佳;
[0004]2、 现有的公开文献, CN211705995U—一种二沉池用排泥装置和 二沉池沉降系统,
至少一组所述吸泥管设置在配套二沉池的底部, 并且与对应的所述排泥 管的进料端连接所
述排泥管 的出料端与排泥槽连通, 通过虹吸作用向排泥槽输送污泥, 现有的排泥装置大多
为此类结构, 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后再对沉淀池底端的污泥进 行处理, 处理所需时间较长, 且
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不便 于进行维修养护。
[0005]因此, 现有的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 所以市
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 术,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通过沉淀箱和气
泵, 解决了现有的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在排泥过程中, 由于污水中的污泥含水量较高, 在排
泥过程中, 难免将部分污水一同排出, 分离效果不佳, 且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
间, 使污泥沉降于沉淀池 池底, 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不便 于维修养护的问题。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677122 U
3
专利 一种工业废水二沉池辅助排泥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0: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