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42682.5
(22)申请日 2022.08.04
(73)专利权人 云南中实海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沙路
东侧小屯山明日城市花园36幢第5-6
层616号
(72)发明人 李洪全 李天立 杨宇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1791
专利代理师 张庆瑞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103/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对撞混合管、 混合
内仓、 沉淀中仓、 回收组件、 杀菌外仓、 进水管, 其
中对撞混合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释放
孔; 混合内仓通过第一释放孔与对撞混合管连
通, 混合内仓上设有第二释放孔; 沉淀中仓通过
第二释放孔与混合内仓连通; 回收组件同时与杀
菌外仓、 混合内仓和沉淀中仓连通, 回收组件包
括同时与杀菌外仓、 混合内仓和沉淀中仓连接的
过滤架, 过滤架设置于沉淀中仓远离第二释放孔
的一端; 进水管与对撞混合管靠近回 收组件的一
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海 水环保净化设
备解决现在技术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净化效
果差的问题, 作用效果显著, 适于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5页
CN 217627940 U
2022.10.21
CN 217627940 U
1.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对撞混合管(1), 用于将水体与药物初步混合, 所述对撞混合管(1)上设有第一释放孔
(141);
混合内仓(2), 通过所述第一释放孔(141)与所述对撞混合管(1)连通、 且包裹所述对撞
混合管(1)设置, 所述混合内仓(2)上设有第二释放 孔(221);
沉淀中仓(3), 通过所述第二释放孔(22 1)与所述混合 内仓(2)连通、 且设置于所述混合
内仓(2)远离所述对撞混合管(1)的一侧;
回收组件(4), 同时与所述混合内仓(2)和所述沉淀中仓(3)连通, 用于回收沉淀物, 所
述回收组件(4)包括同时与所述混合内仓(2)和所述沉淀中仓(3)连接的过滤架(41), 所述
过滤架(41)设置 于所述沉淀中仓(3)远离所述第二释放 孔(221)的一端;
杀菌外仓(5), 与所述回收组件(4)连通、 且设置于所述沉淀中仓(3)远离所述混合 内仓
(2)的一侧, 所述杀菌 外仓(5)与所述过 滤架(41)连接;
进水管(6), 依次贯穿所述杀菌外仓(5)、 所述沉淀中仓(3)和所述混合内仓(2)与所述
对撞混合管(1)连接, 用于将水体和药物输送至所述对撞混合管(1)内, 所述进 水管(6)设置
于所述对撞混合管(1)靠近所述回收组件(4)的一端, 所述第一释放孔(141)设置于所述对
撞混合管(1)远离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 所述第二释放孔(221)设置于所述第一释放孔
(141)远离所述进水 管(6)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沉淀中仓(3)包括:
中仓本体(31), 与所述过 滤架(41)连接、 且与所述回收组件(4)连通;
氧化导气管(32), 设置于所述 中仓本体(31)内, 所述氧化导气管(32)为圆环状结构, 所
述混合内仓(2)贯穿所述氧化导气管(32)设置, 所述氧化导气管(32)与所述混合内仓(2)之
间间隔一段距离设置;
氧化进气管(33), 一端与第一泵气装置连接, 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杀菌外仓(5)和所述
中仓本体(31)与所述氧化 导气管(32)连接, 用于向所述氧化 导气管(32)内输送气体;
氧化气体释放管(34), 与所述氧化导气管(32)连通, 所述氧化气体释放管(34)沿所述
氧化导气管(32)周向设有若干个, 任一所述氧化气体释放管(34)上均对称设有若干出气孔
(341);
第一固定架(35), 同时与所述 中仓本体(31)和所述混合 内仓(2)连接, 用于固定所述中
仓本体(31)和所述混合内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杀菌 外仓(5)包括:
外仓本体(51), 与所述过 滤架(41)连接、 且与所述回收组件(4)连通;
杀菌导气管(52), 设置于所述外仓本体(51)内, 所述杀菌导气管(52)为圆环状结构, 所
述中仓本体(31)贯穿所述杀菌导气管(52)设置, 所述杀菌导气管(52)与所述中仓本体(31)
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设置;
杀菌进气管(53), 一端与第二泵气装置连接, 另一端贯穿所述外仓本体(51)与所述杀
菌导气管(52)连接, 用于向所述杀菌导气管(52)内输送气体;
杀菌气体释放管(54), 与所述杀菌导气管(52)连通, 所述杀菌气体释放管(54)与所述
氧化气体释放管(34)的结构相同;
过滤组件(55), 设置于所述外仓本体(51)内、 且同时与所述外仓本体(51)和所述中仓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17627940 U
2本体(31)连接, 所述过 滤组件(5 5)设置于所述杀菌导气管(52)与所述过 滤架(41)之间;
出水管(56), 与所述外仓本体(51)连通、 且设置于所述外仓本体(51)远离所述过滤组
件(55)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55)包
括:
过滤器(551), 设置于所述外仓本体(51)内、 且同时与所述外仓本体(51)和所述 中仓本
体(31)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 滤器(551)沿所述中仓 本体(31)设置方向间隔设有 若干个;
过滤板(552), 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过滤器(551)之间、 且同时与所述外仓本体(51)和
所述中仓本体(31)可拆卸连接, 所述过滤板(552)与所述过滤器(551)呈一定角度设置, 相
邻两个所述过 滤板(552)沿所述过 滤器(551)对称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仓本体(51)包
括:
仓体(511), 一端与所述过 滤架(41)连接, 所述仓体(51 1)为圆柱筒状结构;
加强部(512), 与所述仓体(511)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仓体(511)通过所述加强部(512)
与外界连通;
缓冲部(513), 同时与所述仓体(511)和所述出水管(56)连接、 且设置于所述仓体(511)
远离所述 沉淀中仓(3)的一侧;
过水槽(514), 与所述仓体(511)连接、 且设置于所述仓体(511)内, 所述过水槽(514)与
所述缓冲部(513)连通, 所述过水槽(514)靠近所述加强部(512)的一端设有锯齿状凹槽
(5141), 所述锯齿状凹槽(5141)用于控制水流速度及限制水位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仓本体(31)包
括:
曝气部(311), 一端与所述过滤架(41)连接、 且设置于所述混合内仓(2)远离所述对撞
混合管(1)的一侧, 所述曝气部(31 1)为圆筒状结构;
出气部(312), 与所述曝气部(31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 所述出气部(312)为圆锥状结
构, 所述氧化进气管(3 3)贯穿所述出气部(312)与所述氧化 导气管(32)连接;
出气口(313), 设置 于所述出气部(312)上, 用于将所述曝气部(31 1)内的气体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组件(4)还包
括:
沉淀部(42), 与所述过滤架(41)连接、 且为倒圆台状结构, 所述沉淀部(42)通过所述过
滤架(41)同时与所述混合内仓(2)、 所述沉淀中仓(3)和所述杀菌外仓(5)连通, 用于接收沉
淀物;
排污管(43), 与所述沉淀部(42)远离所述过滤架(41)的一端连通, 所述排污管(43)上
设有排污控制阀(45);
支撑脚(44), 与所述沉淀部(42)连接、 且设置于所述沉淀部(42)远离所述杀菌外仓(5)
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撞混合管(1)包
括:
管体(11), 一端与所述进水 管(6)连接、 且设置 于所述混合内仓(2)内;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17627940 U
3
专利 一种海水环保净化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0: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