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262421.8
(22)申请日 2022.05.23
(73)专利权人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北
路64号
(72)发明人 杨倩 朱奕光 蔡泽锋 卢冠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 4205
专利代理师 甘永恒
(51)Int.Cl.
F21S 8/00(2006.01)
F21V 23/00(2015.01)
F21V 31/00(2006.01)
F21Y 11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筒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灯, 包括: 外壳, 其
外侧壁上设置有穿线孔,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分线
组件, 所述 分线组件内正对所述穿线孔的位置具
有分线件, 所述分线件上正对所述穿线孔的位置
具有沿靠近所述穿线孔方向凸起的分线角, 所述
分线组件内位于所述分线角的两侧分别形成分
线通道; 线束, 其一端通过所述穿线孔插入所述
外壳内, 所述线束内具有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分线
通道的导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方便安装线束并
进行分线的结构, 提高组装效率, 并有利于应用
至自动化 生产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8095583 U
2022.12.20
CN 218095583 U
1.一种筒灯,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外壳(100), 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穿线孔(110), 所述外壳(100)内设置有分线组件, 所述
分线组件内正对所述穿线孔(110)的位置具有分线件(120), 所述分线件(120)上正对所述
穿线孔(110)的位置具有沿靠近所述穿线孔(110)方 向凸起的分线角(121), 所述分线组件
内位于所述分线角(121)的两侧分别形成分线通道;
线束(200), 其一端通过所述穿线孔(110)插入所述外壳(100)内, 所述线束(200)内具
有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分线通道的导线(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200)的外侧设置有线扣
(220), 所述线扣(220)包括连接筒(221)、 位于所述连接筒(221)两侧的防脱块(222), 所述
连接筒(221)套接于所述线束(200)的外侧, 所述连接筒(221)的外侧壁相抵于所述穿线孔
(110)内侧壁, 所述连接筒(221)伸入所述外壳(100)的部分为防脱 段, 所述防脱 段的两侧均
设置有避让凹角(223), 两个所述避让凹角(223)均延伸至所述防脱段远离穿线孔(110)的
一端, 两个所述防脱块(2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避让凹角(223)远离所述穿线孔
(110)的一侧, 两个所述防脱块(222)的另一端均沿远离所述线束(200)的方向倾斜延伸并
与所述外壳(10 0)的内侧壁相抵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22 1)位于所述外壳(100)
之外的部分连接有限位肩(2 24), 所述限位肩(2 24)与所述外壳(10 0)的外侧壁相抵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0)包括灯杯(130)、 底托
(140)、 灯板(150)、 扩散板(160)与弹簧(170), 所述灯杯(130)内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 所述
灯板(150)卡扣连接于所述底托(140)上, 所述穿线孔(110)设置于所述灯杯(130)上, 所述
底托(140)的侧壁正对 所述穿线孔(110)位置设置有避让缺口(141), 所述弹簧(170)穿过所
述灯杯(130)并卡扣 连接于所述底托(140)的侧壁上, 所述扩散板(160)连接于所述内腔的
内侧, 所述扩散 板(160)位于所述底托(140)的上 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杯(130)上位于所述穿线孔
(110)的底侧设置有定位缺口, 所述底托(140)的侧壁正对 所述定位缺口位置设置有定位块
(142), 所述定位 块(142)配合连接 于所述定位 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分
线件(120)两侧的固定块(180), 所述分线件(120)与两个所述固定块(180)均连接于所述底
托(140)的内底面, 两个所述固定块(180)分别与所述分线件(120)之间形成所述分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140)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
口, 所述卡接口的内顶侧连接有卡块(143), 所述卡块(143)正对 所述底托(140)中心的侧壁
沿靠近所述底托(140)中心的方 向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卡块(143)将所述灯板(150)压紧于
所述底托(140)的内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14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
通道(144), 所述安装通道(144)的通流面积沿靠近所述底 托(140)中心的方向逐渐缩小, 所
述弹簧(170)上设置有密封条(171), 所述密封条(171)配合连接 于所述安装通道(14 4)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筒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杯(13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
所述弹簧(170), 所述 穿线孔(1 10)位于所述灯杯(13 0)的前侧或后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95583 U
2一种筒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筒灯。
背景技术
[0002]LED灯具常用于室 内照明, 其中LED筒灯占据较大比例, 目前市场上的LED筒灯由于
自身结构限制, 多为人工手动装配, 因此造成LED筒灯整灯装配效率慢、 生产成本高。 如将线
束装入至筒灯内部时, 需要对线束内的导线进行分线, 再分别将分好的导线焊接, 整个过程
依赖工人手动操作完成, 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灯,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
问题, 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筒灯, 包括: 外壳, 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穿线孔,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 分线组件, 所
述分线组件内正对所述穿线孔的位置具有分线件, 所述分线件上正对所述穿线孔的位置具
有沿靠近所述穿线孔方向凸起的分线角, 所述分线组件内位于所述分线角的两侧分别形成
分线通道; 线束, 其一端通过所述穿线孔插入所述外壳内, 所述线束内具有分别穿过两个所
述分线通道的导线。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 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线束在装入外壳时, 通过穿线孔插入外壳
内, 线束内的导线与分线件上 的分线角相 接触, 在分线角的导向下进入分线件两侧的分线
通道内, 如此可直接对线束内的导线进行分线, 并且分线通道可将导线导向至所需要接线
的位置处, 以便于后续的焊接工序, 因此, 筒灯内具有可方便安装线束并进行分线的结构,
提高组装效率, 并有利于应用至自动化 生产中。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线束的外侧 设置有线扣, 所述线扣包括连
接筒、 位于所述连接筒两侧的防脱块, 所述连接筒套接于所述线束的外侧, 所述连接筒的外
侧壁相抵于所述穿线孔内侧 壁, 所述连接筒伸入所述外壳的部分为防脱段, 所述防脱段 的
两侧均设置有避让凹角, 两个所述避让凹角均延伸至所述防脱段远离穿线孔的一端, 两个
所述防脱块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避 让凹角远离所述穿线孔的一侧, 两个所述防脱块
的另一端均沿远离所述线束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抵。 线束在穿入穿线
孔时, 将两个防脱块压向避让 凹角, 使得整个防脱段与防脱块的体积缩小, 从而防脱段可穿
过穿线孔, 穿过穿线孔后的防脱块没有外力压紧在避让凹角, 向远离防脱段 的方向复位展
开, 使得防脱块的端部可抵在外壳的内侧壁上, 使得线 束不容易向外脱出外壳。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外壳之外的部分连接有限
位肩, 所述限位肩与所述外壳的外侧壁相抵。 线束穿入穿线孔后, 限位肩可抵在外壳的外侧
壁上, 限制线 束进一步进入外壳 内。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包括灯杯、 底托、 灯板、 扩散板与弹簧,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95583 U
3
专利 一种筒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53: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