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2582 9.X
(22)申请日 2022.07.14
(71)申请人 广州市圆方计算机软件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大
道路85号3701房全层
(72)发明人 彭泽荣 刘鸿 张庆伟 李连柱
(74)专利代理 机构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 4379
专利代理师 刘羽波 陈嘉琦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18(2020.01)
G06F 113/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室内设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方法具
体为选择一个起始元件作为一个根节 点, 确定一
个排水系统, 以根节点作为参考水位, 沿着根节
点的朝向构建起始主路, 将起始主路分别向左右
各偏移45 °, 构建正区域, 将位于正区域内的终止
元件定义为主路元件, 将不位于正区域内的终止
元件定义为支路元件, 将主路元件按照主路连接
操作构建主路管道; 再根据起始主路将平面区域
分为左区域和右区域, 对同区域的支路元件采用
支路连接操作或辅助管道连接操作进行连接, 完
成一个排水系统的所有元件 连接; 最后选择其他
起始元件确定其他排水系统, 重复执行上述步
骤, 以实现多个排水系统的设计 。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115270247 A
2022.11.01
CN 115270247 A
1.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选择一个起始元件作为一个根节点, 确定一个排水系统, 以根节点作为参考水
位, 沿着根节 点的朝向构建起始主路, 将起始主路分别向左右各偏移 45°, 构建正区域, 将位
于正区域内的终止元件定义为主路元件, 将不位于正区域内的终止元件定义为支路元件,
将主路元件按照主路连接操作构建主路管道;
步骤B: 根据起始主路将平面区域分为左区域和右区域, 选一支路元件, 寻找与该支路
元件自身同侧且距离最近的主路元件, 将该主路元件作为新的参考水位, 并将与该主路元
件相连的主路管道作为第二主路, 将第二主路分别向左右各偏移45 °, 构建第二正区域, 当
该支路元件位于第二正区域时, 则将该支路元件连接第二主路构建支路管道; 当该支路元
件不位于第二 正区域时, 则将支路元件定义 为负区域内的支路元件;
遍历所有支路元件执 行步骤B, 将 负区域内的支路元件执 行步骤C;
步骤C: 根据起始主路将平面区域分为左区域和右区域, 将负区域内的支路元件进行划
分, 对位于同一侧的支路元件, 以距离起始元件最远的支路元件作为新的参考水位, 构 造一
条辅助管道连接到起始主路上, 将该辅助管道作为第三主路, 将第三主路分别向左右各偏
移45°, 构建第三 正区域, 其 余同侧的支路元件执 行步骤A至B;
步骤D: 选择其他起始元件确定其他排水系统, 重复执行步骤A ‑C, 以实现多个排水系统
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之前,
还包括初始设置步骤A1, 包括以下步骤:
统计起始元件的数量并进行分组, 每一个起始元件代表一个排水系统, 该系统内的终
止元件都将从对应系统的起始元件排出; 根据实际需求, 设置终止元件, 并将终止元件编排
到上述预分组好的排水系统内; 其中起始元件包括下水 口或下污口, 终止元件包括排水 口
和/或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 所
述沿着根节点的朝向构建起始主路, 包括确定起始主路的朝向的步骤:
以根节点作为 起点, 自定义 一个方向作为主路的延伸方向;
或确定与根节点距离最近的墙壁, 以该墙壁中心朝向室内中心 的方向, 作为主路的延
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 将
主路元件按照主路连接操作构建主路管道,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 将所有 主路元件 对主路进行垂直投影得到各自的投影点;
步骤A2: 根据投影点与参 考水位的距离, 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得到排列 列表;
步骤A3: 根据排序列表, 依次将主路元件连接 到起始主路, 构建主路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管道连
接时, 具体包括以下设置情况:
设置1: 连接任意两根管道时, 保持管道连接处的夹角为 45°;
设置2: 最后一个连接到起始主路的主路管道或支路管道或辅助管道在拐弯处设置45 °
转接头, 其余主路管道或支路管道或辅助管道在连接处设置三 通转接头;
设置3: 当根节点为下污口, 或者排水系统中存在排污口时, 起始主路的管径为110mm,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270247 A
2若为其余情况时, 起始主路的管径为75m m;
设置4: 当口径规格为50mm或75mm的排水口正好位于起始主路上 时, 需设置口径规格为
110mm的存水弯, 且在连接存水弯和口径规格为5 0mm或75mm的排水口时需设置异 径接头。
6.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初步操作模块、 支路操作模块、
辅助操作模块和重复执 行模块;
所述起始操作模块, 用于执行选择一个起始元件作为一个根节点, 确定一个排水系统,
选其一排水系统, 以根节点作为参考水位, 沿着根节点的朝向构建起始主路, 将起始主路分
别向左右各偏移45 °, 构建正区域, 将位于正区域内的终止元件定义为主路元件, 将不位于
正区域内的终止元件定义 为支路元件, 将主路元件按照主路连接操作构建主路管道;
所述支路操作模块, 用于执行根据起始主路将平面区域分为左区域和右区域, 选一支
路元件, 寻找与该支路元件自身同侧且距离最近的主路元件, 将该主路元件作为新的参考
水位, 并将与该主路元件相连的主路管道作为第二主路, 将第二主路分别向左右各偏移
45°, 构建第二正区域, 当该支路元件位于第二正区域时, 则将该支路元件连接第二主路构
建支路管道; 当该支路元件不位于第二正区域时, 则将支路元件定义为负区域内的支路元
件;
遍历所有支路元件执 行以上过程, 将负区域内的支路元件执 行所述辅助操作模块;
所述辅助操作模块, 用于执行根据起始主路将平面区域分为左区域和右区域, 将负区
域内的支路元件进行划分, 对位于同一侧的支路元件, 以距离起始元件最远的支路元件作
为新的参考水位, 构 造一条辅助管道连接到起始主路上, 将该辅助管道作为第三主路, 将第
三主路分别向左右各偏移 45°, 构建第三正区域, 其余同侧的支路元件 执行所述初步操作模
块和所述支路操作模块;
所述重复执行模块, 用于执行选择其他起始元件确定其他排水系统, 重复执行所述起
始操作模块、 支路操作模块和辅助操作模块, 以实现多个排水系统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初始设
置模块;
所述初始设置模块用于执行统计起始元件的数量并进行分组, 每一个起始元件代表一
个排水系统, 该系统内的终止元件都将从对应系统的起始元件排出; 根据实际需求, 设置终
止元件, 并将终止元件编排到上述预分组好的排水系统内; 其中起始元件包括下水 口或下
污口, 终止元件 包括排水口和/或排污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始操作
模块包括确定朝向子模块;
所述确定朝向子模块用于执行以根节点作为起点, 自定义一个方向作为主路的延伸方
向; 或确定与根节 点距离最近的墙壁, 以该墙壁中心朝向室内中心的方向, 作为主路的延伸
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始操作
模块还包括主路连接操作子模块;
所述主路连接操作子模块包括执行将所有主路元件对主路进行垂直投影得到各自的
投影点; 根据 投影点与参考水位的距离, 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得到排列列表; 根据排序列
表, 依次将主路元件连接 到起始主路, 构建主路管道。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270247 A
3
专利 一种智能室内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