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53103.4
(22)申请日 2022.08.10
(71)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 0号
(72)发明人 张焕好 王宇涵 彭江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理工大 学专利中心
32203
专利代理师 张玲
(51)Int.Cl.
E02B 17/00(2006.01)
E02B 17/02(2006.01)
E02B 3/26(2006.01)
E02B 1/00(2006.01)
E02B 1/02(2006.01)
E02D 31/06(2006.01)E02D 27/52(2006.01)
E02D 27/42(2006.01)
G06F 30/13(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及设
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 上平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及设计方法。
步骤如下: (1)在支撑柱的外围设计多个围护结
构, 每一个围护结构所在平面和支撑柱母线垂
直; (2)根据支撑柱的尺寸设计围护结构的高度
值h, h等于支 撑柱顺水流侧面中点的边界层厚度
δ; (3)设计相邻围护结构之间的间距s, s=8h ‑
10h。 本发明通过抑制边界层转涙来减小阻力波
动, 减小动荷载, 通过改变主体结构背面的流动
形态来改变前后压力差, 减小横向荷载, 从而实
现减小支撑柱的振动与阻力, 降低海洋基建工程
的维护难度, 延长海洋工程中支撑结构如支撑柱
的使用寿命, 提高海上平台在极端天气下的承 载
能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15094857 A
2022.09.23
CN 115094857 A
1.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如下:
步骤(1): 在支撑柱的外围设计多个围护结构, 每一个围护结构所在平面和支撑柱母线
垂直;
步骤(2): 根据支撑柱的尺寸设计围护结构的高度值h, h等于支撑柱顺水流侧面中点的
边界层厚度 δ;
步骤(3): 设计相邻围护结构之间的间距s, s=8h ‑1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的围护结构由横截面为正
方形或半圆形的金属条固定 设置在支撑柱外围形成, 正方形金属条一侧和支撑柱外周固定
连接, 正方形的高度为h; 半圆形金属条的直面一侧和支撑柱外周固定连接, 半圆形的直径
为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围护结构通过螺栓与支撑柱连接, 或
者围护结构通过焊接和支撑柱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围护结构的高度值h的具
体计算步骤如下:
式中x为支撑柱与流体成最小夹角所在面中点与柱前缘的距离, 等于L/2, 其中L为支撑
柱的特征长度, ρ 是流体的密度, μ为 流体的粘性系数, V∞表示 流体的平均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流体为海水或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支撑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 当
横截面为矩形时, 特征长度L为支撑柱与流向成最小夹角所在面侧边的长度, 当横截面为圆
形时, 特征长度L为支撑柱的直径。
7.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
方法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海上平台支撑柱, 其特 征在于, 金属条的材质为 合金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上平台支撑柱, 其特征在于, 金属条的材质为Q255钢、 Q275
钢或Q235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平台支撑柱, 其特征在于, 当围护结构的横截面为正方
形时, 在拐角处做圆角处 理, 使得过渡均匀。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94857 A
2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及设计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海上平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及
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海洋平台为在海上进行钻井、 采油、 集运、 观测、 导航、 施工等活动提供生产和生活
设施的构筑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类的需求也更加庞大, 海洋中蕴藏着 丰富
的能源, 为了探索深海资源, 海上平台。 海洋资源勘探具有高科技、 高投入、 高风险的特点。
海上平台维护成本高、 操作难度大。 平台在 海上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 洋流的高速冲击以
及波浪拍打所 带来的不稳定荷载会影响海上平台的寿命。
[0003]减小主体结构动荷载的研究已经有许多, 主要目的是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振动
进行抑制, 多采用附属结构来吸收振动能量, 其附属结构为柔性结构, 与主体结构是具有自
由度的螺栓连接或柔性连接。 这个设计的问题是吸收振动能量的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
接点也会产生振动, 当振动频率与主体结构接近产生谐振后会对主体结构造成巨大破坏;
同时, 可振动的附属结构其设计主要针对动态荷载如周期性洋流或风, 对高速单方向来流
的缓冲效果较弱, 这些设计的问题不适用于海上平台支撑结构的维护, 因此需要针对海洋
环境下多相冲击, 不 规则冲击与高速来 流并存等情况设计更适用于恶劣环境的防护结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平台支撑柱的围护结构及设计方法, 在高速来流
时对边界层进行引导, 对流动进行整流或者抑制了流动分离, 减少阻力波动 从而减小横向
荷载和动荷载, 增强支撑柱的承载力, 延长海上平台的设计使用年限。
[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的设计
方法, 步骤如下:
[0006]步骤(1): 在支撑柱的外围设计多个围护结构, 每一个围护结构所在平面和支撑柱
母线垂直;
[0007]步骤(2): 根据支撑柱的尺寸设计围护结构的高度值h, h等于支撑柱顺水流侧面中
点的边界层厚度 δ;
[0008]步骤(3): 设计相邻围护结构之间的间距s, s=8h ‑10h。
[0009]进一步的, 步骤(1)中的围护结构由横截面为正方形或半圆形的金属条固定设置
在支撑柱外围形成, 正方形金属条一侧和支撑柱外周固定连接, 正方形的高度为h; 半圆形
金属条的直 面一侧和支撑柱外周固定连接, 半圆形的直径为h 。
[0010]进一步的, 围护结构通过螺栓与支撑柱连接, 或者围护结构通过焊接和支撑柱连
接。
[0011]进一步的, 步骤(2)中的围护结构的高度值h的具体 计算步骤如下: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094857 A
3
专利 一种具有围护结构的海上平台支撑柱及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