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54001.7 (22)申请日 2022.08.05 (73)专利权人 昆山睿翔讯通 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 镇 紫竹路1689号- 5号厂房 (72)发明人 李岩  (51)Int.Cl. H01R 13/52(2006.01) H01R 11/12(2006.01) H05K 7/1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门把手模块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 门把手模块, 智能 门把手模块包括壳体、 线束组件以及印刷电路 板, 线束组件包括线束, 智能门把手模块还包括 密封件, 壳体呈凹槽状设置, 形成用于收容印刷 电路板的收容空间和凹槽口, 密封件从凹槽口进 入收容空间; 壳体的端部内凹形成开口, 开口的 开口方向与收容空间的开口的方向一致, 且开口 和凹槽口相互连通; 线束组件还包括连接件, 连 接件设有与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壳体在所述开口 的周围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配合部, 连接部和 配合部相卡设, 以固定连接线束组件和壳体。 本 实用新型能够使门把手模块快速进行密封连接, 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解决了门把手模块生产成本 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7983873 U 2022.12.06 CN 217983873 U 1.一种智能门把手模块, 所述智能门把手模块包括壳体、 线束组件以及印刷电路板, 所 述线束组件包括线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门把手模块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壳体呈 凹槽状 设置, 形成用于 收容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收容空间和凹槽口, 所述密封件从所述凹槽口进入 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壳体的端部内凹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收容空间的开 口的方向一致, 且所述开口和所述凹槽口相互连通; 所述线束组件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 件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壳体在所述开口的周围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的 配合部, 所述连接 部和所述配合部相卡设, 以固定连接所述线 束组件和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配置为滑槽, 所述 配合部配置为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板, 定义沿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方向为所述滑槽的长 度, 垂直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滑槽的宽度, 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板的宽度, 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内设有卡扣和/或槽 孔, 所述壳体的滑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备连接槽孔和/或与所述槽孔配合连接卡扣, 所述 卡扣卡入所述槽孔, 并在所述滑槽和所述滑板之间填涂密封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设有用 于固定印刷电路板的第一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凸设于所述壳体的上下内壁上, 所述印 刷电路板 置于所述壳体的上 下内壁上的第一固定 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固定部配置为若干个 固定板, 所述壳体的上下内壁上 的固定板交错设置, 且交错设置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垂直 距离等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设有用 于夹持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第一腔 体和第二 腔体, 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互贯 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固定部包括与所述壳 体内壁相互垂直的第一挡板和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的台阶结构, 所述第一挡板内凹形成卡 槽, 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腔 体和所述第二腔 体相互连通, 所述台阶结构围绕所述卡槽 设置, 以用于夹持固定并抬高所述线 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结构配置为与所述第 一挡板一体设置的泡棉, 该泡棉呈板状设置并围绕所述 卡槽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配置为密封胶体, 所述密封胶体灌置 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收容空间开口方向延 伸的所述密封胶体低于所述壳体的凹槽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83873 U 2智能门把手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车辆制造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把手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智能时代的来临, 用户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的智能型和便利性 是用户对 汽车的甚 为重要的性能考 量。 [0003]特别地, 汽车上门把手越来越智能化, 逐渐成为车厂的必备配置, 单独的智能模块 可以适配不同汽车厂家的前后门把手, 提高汽车操控的便利性和人性化。 但门把手应用的 环境较为不稳定, 因此对防水和耐候性都有严苛的技术要求。 传统的门把手模块采用上下 盖和灌胶的方式, 需要上下盖开模, 组装后在细长的腔体内灌胶, 灌胶速度慢, 且极易产生 气泡, 从而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印刷电路板的稳定性。 [0004]有鉴于此, 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门把手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把手模块, 能够使门把手模块快速进行密 封连接, 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门把手模块, 所述智能门把手模 块包括壳体、 线束组件以及印刷电路板, 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线束, 所述智能门把手模块还包 括密封件, 所述壳体呈凹槽状设置, 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收容空间和凹槽口, 所 述密封件从所述凹槽口进入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壳体的端部内凹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的开 口方向与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的方向一致, 且所述开口和所述凹槽口相互连通; 所述线束 组件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壳体在所述开口的周 围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 配合的配合部, 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相卡设, 以固定连接所述 线束组件和所述壳体。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部配置为滑槽, 所述配合部配置为与所 述滑槽相 配合的滑板, 定义沿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方向为所述滑槽的长度, 垂直于所述滑 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滑槽的宽度, 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板的宽度, 所述滑槽的长度 小于所述滑板的长度。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槽内设有卡扣和/或槽孔, 所述壳体的滑板 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备连接槽孔和/或与所述槽孔配合连接卡扣, 所述卡扣卡入 所述槽孔, 并在所述滑槽和所述滑板之间填涂密封胶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内设有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 的第一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凸设于所述壳体的上下内壁上, 所述印刷电路板置于所述 壳体的上 下内壁上的第一固定 部之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为若干个固定板, 所述壳体 的上下内壁上的固定板交错设置, 且交错设置的所述固定板之 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印刷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83873 U 3

PDF文档 专利 智能门把手模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智能门把手模块 第 1 页 专利 智能门把手模块 第 2 页 专利 智能门把手模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9: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