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41934.8
(22)申请日 2022.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领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金枫南路1280号5幢
(72)发明人 陈哲敏 沈静芬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32 270
专利代理师 杨世梅 梁珺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7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
模具, 包括下模、 上模、 下模冷却机构和上模冷却
机构, 下模设有成型部, 上模设有成型槽, 成型部
与成型槽配合形成注塑型腔。 下模冷却机构包括
第一进水口、 第一进水管、 第一导流管、 第一出水
管、 第一出水口、 径向管和导热柱, 第一导流管位
于成型部的下方。 上模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进水
口、 第二进水管、 第二导流管、 第二出水管和第二
出水口, 第二导流管绕过成型槽。 采用上模冷却
机构和下模冷却机构对上模、 下模进行冷却, 且
上模冷却机构和下模冷却机构的结构依据注塑
型腔的结构来设计, 能够保证注塑型腔热量的快
速传递, 保证各处冷却均匀、 温度一致, 提高冷却
速度, 提升塑件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704454 U
2022.11.01
CN 217704454 U
1.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模、 上模、 下模冷却机构和上模
冷却机构, 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凸出的成型部, 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凹进的成型槽, 所述成
型部与所述成型槽配合形成注塑型腔;
所述下模冷却机构包括第 一进水口、 第一进水管、 第 一导流管、 第一出水管和第 一出水
口, 所述第一进水口、 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下模的侧面, 所述第一进 水管与所述第一进
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 口连接, 所述第一导流管 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
第一进水 管和第一出 水管, 且所述第一 导流管位于所述成型部的下 方;
所述上模冷却机构包括第 二进水口、 第二进水管、 第 二导流管、 第二出水管和第 二出水
口, 所述第二进水口、 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上模的侧面, 所述第二进 水管与所述第二进
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 口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管 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
第二进水 管和所述第二出 水管, 且所述第二 导流管绕过 所述成型槽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部的横截面为
圆形, 所述第一导流管为圆环状, 且所述第一导流管 的圆环状中心位于所述成型部的中轴
线上, 所述第一进 水管、 所述第一出水管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两侧, 所述第一进 水
口与所述第一出 水口分别设于所述下模的相对的两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导流管为圆环
状, 所述第二进水 口与所述第二出水 口设于所述上模的同一侧 面, 所述第二进水管平行于
所述第二出 水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部的顶面中央
设有凹进的中心槽, 所述中心槽的中轴线与所述成型部的中轴线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冷却机构还包
括径向管和导热柱, 所述径向管沿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圆环径向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
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 所述导热柱设于所述径向管上, 所述导热柱处于所述中心槽的下
方, 所述导热柱的中轴线与所述成型部的中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柱为导热金属
材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导热柱为铜或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的内部设有注
塑通道, 所述注塑通道与所述注塑型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两
个成型部, 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两个成型槽, 两个成型槽与两个成型部分别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通道包括主
通道和两条分支通道, 所述主通道设于所述上模的中部, 每条分支通道分别连接所述主通
道和对应的注塑型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04454 U
2一种能够快速 冷却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嵌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
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 塑料制品在航空、 航天、 电子、 机械、 船舶、 汽车和家用
电器等领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 塑料制品的形成离不开注塑模具, 注塑模具主要是用于对
塑料件进行注塑成型 的一种模具, 其内部制作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模腔, 待流体状注
塑液体进入到模具内部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模腔内部冷却后, 可使流体状注塑液体固化
成特定的形状和尺寸的注塑原件, 方便 了特殊形状和尺寸塑料原件的加工 。
[0003]冷却系统是注塑模具的中心环节, 其影响着塑件的成型周期和产品质量。 传统注
塑模具应用中, 冷却水管纵横设置, 冷却时间长, 且存在模具各处冷却速度不一致、 冷却不
均匀的问题, 塑件容 易因收缩不均匀产生翘曲变形, 从而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能够快速冷
却的注塑模具, 缩短冷却时间, 保证模具冷却均匀, 提升塑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包括下模、 上模、 下模冷却机构和上模冷却机构,
所述下模的顶面设有凸出 的成型部, 所述上模的底面设有凹进的成型槽, 所述成型部与所
述成型槽配合形成注塑型腔。
[0007]所述下模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进水口、 第一进水管、 第一导流管、 第一出水管和第一
出水口, 所述第一进 水口、 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下模的侧面, 所述第一进 水管与所述第
一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 口连接, 所述第一导流管 的两端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进水 管和第一出 水管, 且所述第一 导流管位于所述成型部的下 方。
[0008]所述上模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进水口、 第二进水管、 第二导流管、 第二出水管和第二
出水口, 所述第二进 水口、 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上模的侧面, 所述第二进 水管与所述第
二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 口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管 的两端分别连接
所述第二进水 管和所述第二出 水管, 且所述第二 导流管绕过 所述成型槽 。
[0009]优选地, 所述成型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一导流管为圆环状, 且所述第一导流
管的圆环状中心位于所述成型部的中轴线上, 所述第一进水管、 所述第一出水管分别连通
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两侧, 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设于所述下模的相对的
两侧面。
[0010]优选地, 所述第二导流管为圆环状, 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
上模的同一侧面, 所述第二进水 管平行于所述第二出 水管。
[0011]优选地, 所述成型部 的顶面中央设有凹进的中心槽, 所述中心槽的中轴线与所述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704454 U
3
专利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