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75574.3
(22)申请日 2022.06.04
(73)专利权人 苏州科伦特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青花路
89号
(72)发明人 侯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67
专利代理师 王春云
(51)Int.Cl.
B29C 45/14(2006.01)
B29C 45/26(2006.01)
B29C 33/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封胶注塑 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
针筒定位结构, 该结构包括移动件、 定位件以及
浮针筒, 定位件设置于移动件内, 定位件包括定
位腔以及弹性件, 弹性件设置于定位腔内, 定位
腔向型腔延伸; 浮针筒的一端设置于定位腔内,
且与弹性件抵接, 其另一端伸出移动件并伸入型
腔, 浮针筒包括第一浮针与第二浮针, 第一浮针
上设置有贯通的滑槽, 第二浮针设置于滑槽内,
且其伸入型腔的一端与嵌件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
过第一浮针与第二浮针的套嵌设计, 解决被包塑
的嵌件定位孔密封性不良以及浮针要比嵌件大
的问题, 而且该浮针筒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通过
定位件的弹性设计, 使 得注塑成型更易把握和控
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7670698 U
2022.10.28
CN 217670698 U
1.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包括移动件 (1) 、 定位件 (2) 以及浮针筒 (3) ,
所述定位件 (2) 设置 于移动件 (1) 内,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 (2) 包括定位腔 (21) 以及弹性件 (22) , 所述弹性件 (22) 设置于定位腔 (21)
内, 所述定位腔 (21) 向型腔延伸;
所述浮针筒 (3) 的一端设置于定位腔 (2 1) 内, 且与弹性件 (22) 抵接, 其另一端伸出移动
件 (1) 并伸入型腔, 所述浮针筒 (3) 包括第一浮针 (31) 与第二浮针 (32) , 第一浮针 (31) 上设
置有贯通的滑槽 (33) , 所述第二浮针 (32) 设置于滑槽 (33) 内, 且其伸入型腔的一端与 嵌件
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 (22) 包括一组第一弹簧 (221) 与第二弹簧 (222) , 所述第一弹簧 (221) 设置
于第二弹簧 (222) 的两侧, 第一弹簧 (221) 与第一浮针 (31) 抵接, 第二弹簧 (222) 与第二浮针
(32) 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腔 (21) 还 包括定位板 (21 1) , 所述定位板 (21 1) 设置于第一浮针 (31) 的一侧;
所述定位板 (211) 上设置有定位槽 (212) , 所述第二浮针 (32) 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槽
(212) 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槽 (212) 设置于定位板 (211) 的内侧, 所述弹性件 (22) 与定位板 (211) 呈间隔
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针 (31) 在定位腔 (21) 内的移动距离等于定位板 (211) 至定位腔 (21) 一侧的
距离;
所述第二 浮针 (32) 在定位槽 (212) 内的移动距离等于嵌件至注塑产品一侧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针 (31) 包括第一针头 (311) , 第二浮针 (32) 包括第二针头 (321) , 所述第二
针头 (321) 与第一针头 (311) 抵接, 且位于滑槽 (33) 外, 所述第二针头 (321) 设置于定位槽
(212) 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复位件 (4) , 所述复位件 (4) 包括复位腔 (41) 与第三弹簧 (42) , 所
述复位腔 (41) 设置于移动件 (1) 上, 且向模具延伸, 所述第三弹簧 (42) 设置于复位腔 (41)
内, 且与模具抵 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70698 U
2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浮针筒定位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
针筒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对于嵌件塑料件射出成形来说, 将各种嵌件置入模具当中并实现定位, 再射
出成型。 将嵌件 包覆塑料生产, 是常用的生产方式。
[0003]传统嵌件塑料件注射生产方式, 是模具预留固定机构, 当嵌件放入模具后, 起到固
定嵌件作用。 模具中固定机构将嵌件固定后, 进行常规注射成型生产, 当生产完成取出产
品, 此时模具固定零件处, 会产生 孔洞, 射出 材料无法完全 包覆置入 模具之零件。
[0004]使用上述方式生产, 通常会使塑料产品中的嵌件在注射过程中保持在正确的位
置, 需要模具机构来固定嵌件, 而产生塑料孔洞, 且嵌件在塑料孔洞的末端并漏出塑料。 此
生产方式, 除了外观不良外, 当insert塑料产品因有特殊需求, 外观不允许有孔洞时(例如
电子接插产品), 则需要后续在塑料孔洞处二次补 胶处理。
[0005]传统浮针结构如CN204869476U , 虽然解决了被包塑的嵌件的定位孔密封性不良
的问题, 但是浮针(浮块)要比嵌件 大, 其露出部 分才会受注塑压力退位, 才会让出 空间将嵌
件包塑。
[0006]传统浮针结构如CN211709863U, 虽然解决了被包塑的嵌件的定位孔密封性不良及
浮针(浮块)要比嵌件大的问题, 但是结构复杂成本又高, 且须在浮针及浇口处塑料未凝固
前, 油缸抽动浮针后退 再保压填 孔, 时间很难 控制和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0007]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胶注塑嵌件
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其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易于生产, 能够较好地解决浮针结构复杂、 操作
难度大的问题, 还提高了注塑产品的质量。
[0008]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
位结构, 包括移动件、 定位件以及浮针筒, 所述定位件设置于移动件内, 所述定位件包括定
位腔以及弹性件, 所述 弹性件设置于定位腔内, 所述定位腔向型腔延伸; 所述浮针筒的一端
设置于定位腔内, 且与弹性件抵接, 其另一端伸出移动件并伸入型腔, 所述浮针筒包括第一
浮针与第二浮针, 第一浮针上设置有贯通的滑槽, 所述第二浮针 设置于滑槽内, 且其伸入型
腔的一端与嵌件抵接; 通过第一浮针与第二浮针的套嵌设计, 解决了被包塑的嵌件定位孔
密封性不良以及浮针要比嵌件大的问题, 而且该浮针筒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同时, 通过定
位件的弹性设计, 使得注塑成型 更易把握和控制。
[0009]进一步的, 上述的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组第一弹
簧与第二弹簧, 所述第一 弹簧设置于第二 弹簧的两侧, 第一 弹簧与第一浮针抵接, 第二 弹簧
与第二浮针抵接; 第一浮针与第二浮针在注塑过程中存在不同阶段的回退动作, 通过第一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670698 U
3
专利 一种封胶注塑嵌件用浮针筒定位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