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80992.1
(22)申请日 2022.06.06
(73)专利权人 太仓求精塑模 有限公司
地址 215422 江苏省苏州市太 仓市金浪镇
老闸西街
(72)发明人 仇军成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67
专利代理师 李瑞清
(51)Int.Cl.
B29C 45/40(2006.01)
B29C 45/73(2006.01)
B29C 45/26(2006.01)
B29C 33/44(2006.01)
B29C 3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 模顶出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
模顶出装置, 包括模具框架、 上模具、 一组导柱、
下模具、 顶出装置、 冷却装置, 所述上模 具设于模
具框架内的上部, 所述下模具设于模 具框架内的
底部, 所述导柱设于模具框架内, 且连接上模具
和下模具, 所述顶出装置设于下模具内, 且其两
端与导柱活动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模具框架
一侧, 且通过管道与顶出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冷却装置使零件能够能加
快速地冷却脱模, 利用了弹簧的弹性使零件的顶
出工作更加快速,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且为操
作员拿取零件提供了便捷, 顶出装置与模具之间
密封性高, 防止了注塑中原料的泄漏, 保证了零
件的脱模后的完整性, 提高了零件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7395615 U
2022.09.09
CN 217395615 U
1.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模具框架 (1) 、 上模具 (2) 、 一
组导柱 (3) 、 下模具 (4) 、 顶出装置 (5) 、 冷却 装置 (6) , 所述上模具 (2) 设于模具框架 (1) 内的
上部, 所述下模 具 (4) 设于模 具框架 (1) 内的底部, 所述导柱 (3) 设于模 具框架 (1) 内, 且 连接
上模具 (2) 和下模具 (4) , 所述顶出装置 (5) 设于下模具 (4) 内, 且其两端与导柱 (3) 活动连
接, 所述冷却装置 (6) 设于模具框架 (1) 一侧, 且通过 管道与顶出装置 (5) 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框架
(1) 包括顶板 (10) 、 一组 固定柱 (11) 、 底板 (12) , 所述顶板 (10) 设于底板 (12) 上方, 且通过固
定柱 (11) 与底板 (12) 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柱 (1 1) 位于底板 (12) 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具 (2)
包括上模座 (20) 、 上模 (21) 、 进料口 (22) , 所述上模座 (20) 设于顶板 (10) 下方, 且通过液压
杆 (23) 与顶板 (10) 连接, 所述上模座 (20) 两端与导柱 (3) 活动连接, 所述上模 (21) 设于上模
座 (20) 下方, 且与上模座 (20) 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口 (22) 设于上模座 (20) 上方, 且与上模座
(20) 固定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柱 (3) 上
端设有限位柱 (30) , 所述限位柱 (30) 位于上模座 (20) 上方, 且与顶板 (10) 固定连接, 所述上
模座 (20) 下方的导柱 (3) 上设有推杆 (31) , 所述推杆 (31) 位于导柱 (3) 外侧, 且与上模座
(20) 固定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具 (4)
包括下模座 (40) 、 下模 (41) 、 一组基准块 (42) 、 下模上腔 (43) 、 下模下腔 (44) , 所述下模 (41)
设于底板 (12) 上方, 且通过下模座 (40) 与底板 (12) 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座 (40) 通过导柱 (3)
与顶板 (10) 连接, 所述下模上腔 (43) 、 下模下腔 (44) 依次设于下模 (41) 内, 所述基准块 (42)
间隔设于下模下腔 (4 4) 内, 且与下模座 (40) 固定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装置
(5) 包括推板 (50) 、 一组下模底块 (51) 、 一组弹簧 (52) , 所述推板 (50) 设于下模 (41) 内, 且位
于下模下腔 (44) 的顶部, 所述推板 (50) 两端与导柱 (3) 活动连接, 所述下模底 块 (51) 间隔设
于推板 (50) 上, 且位于下模 上腔 (43) 内, 所述下模底 块 (51) 位于基准块 (42) 两侧, 所述弹簧
(52) 间隔设于推板 (5 0) 下方, 且连接所述推板 (5 0) 与下模座 (4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块 (42)
上端设有台阶, 所述下模底块 (51) 顶部设有限位块, 所述基准块 (42) 与下模底块 (51) 通过
台阶和限位 块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板 (50) 下
方的导柱 (3) 外侧设有复位弹簧 (32) , 所述复位弹簧 (32) 两端分别于推板 (50) 和下模座
(40) 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
(6) 包括冷却水箱 (60) 、 水泵 (61) , 所述推板 (50) 和下模底块 (51) 内设有循环水路, 所述循
环水路一端与冷却水箱 (6 0) 连接, 且另一端通过 水泵 (61) 与冷却水箱 (6 0) 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395615 U
2一种汽车 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制造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 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 注入、 冷却、 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
的半成品件的工艺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 在脱模的工序中, 人们时常会应用一种顶出装置,
用以辅助零件实现脱模, 此类顶出装置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也避免了工人的手动 操作, 安全
性更高。 专利CN208962394U所提供的汽 车内饰件顶出装置, 其内部连接杆较长, 由此导致机
器行程增加, 且其连接杆所处内腔空间较大, 空间利用率较低, 且未设置冷却装置, 冷却脱
模的效率 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快
速脱模顶出装置, 其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零件冷却脱模更加速, 提高了工作效率, 密封性
高, 防止了原料的泄漏, 保证了零件的完整性, 提高了零件的质量。
[0004]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
装置, 包括模 具框架、 上模 具、 一组导柱、 下模 具、 顶出装置、 冷却装置, 所述上模具设于模 具
框架内的上部, 所述下模具设于模具框架内的底部, 所述导柱设于模 具框架内, 且连接上模
具和下模 具, 所述顶出装置 设于下模具内, 且其两端与导柱活动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 设于模
具框架一侧, 且通过管道与顶出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冷却装置使零
件能够能加快速地冷却脱模, 利用了弹簧的弹性使零件的顶出工作更加快速, 有效提高了
工作效率, 且为操作员拿取零件提供了便捷, 顶出装置与模具之间密封性高, 防止了注塑中
原料的泄漏, 保证了零件的脱模后的完整性, 提高了零件的质量。
[0005]进一步的, 所述模具框架包括顶板、 一组固定柱、 底板, 所述顶板设于底板上方, 且
通过固定柱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柱位于底板四角处。 模具框架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强
度, 使脱模顶出工作更加有序进行。
[0006]进一步的, 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座、 上模、 进料口, 所述上模座设于顶板下方, 且通
过液压杆与 顶板连接, 所述上模座两端与导柱活动连接, 所述上模设于上模座下方, 且与上
模座固定连接, 所述进 料口设于上模座上方, 且与上模座固定连接。 上模具的设计使注塑工
作更加稳定地进行, 提高了零件质量。
[0007]进一步的, 所述导柱上端设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柱位于上模座上方, 且与顶板固定
连接, 所述上模座下方的导柱上设有推杆, 所述推杆位于导柱外侧, 且与上模座固定连接。
导柱的设计使 上模具的移动更加准确, 提高了注塑的精准度, 且限制了上模具移动过当, 为
顶出装置的工作提供了基准。
[0008]进一步的, 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座、 下模、 一组基准块、 下模上腔、 下模下腔, 所述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395615 U
3
专利 一种汽车内饰件快速脱模顶出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