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64608.6
(22)申请日 2022.06.13
(73)专利权人 重庆宝伦汽车零部件 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 街道空
港大道10 02号3幢L1-1
(72)发明人 吕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85
专利代理师 刘煜
(51)Int.Cl.
B29C 45/64(2006.01)
B29C 45/84(2006.01)
B29C 45/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尤其为
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包括底
座, 底座的顶端固定设有下模板, 底座顶端的两
侧均固定设有竖杆, 两个竖杆分别固定设置在顶
板底端的两侧, 顶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电动伸
缩杆, 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设有移动板, 移
动板的底端固定设有上模板; 通过设置移动板、
第一滑块、 压板和压块的配合使用, 在电动伸缩
杆带动上模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在滑杆带动第
一滑块运动的过程中, 即带动压板和压块的运
动, 分散电动伸缩杆的压紧力, 使上模板受力均
匀, 避免上模板受力不均而导致上模板与下模板
之间出现间隙, 避免由于间隙过大而导致护板加
工不佳, 提高了护板的加工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752615 U
2022.11.08
CN 217752615 U
1.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包括底座(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顶
端固定设有下模板(2), 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竖杆(3), 两个所述竖杆(3)分
别固定设置在顶板(4)底端的两侧, 所述顶板(4)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电动伸缩 杆(5), 所述
电动伸缩杆(5)的伸缩端固定设有移动板(6), 所述移动板(6)的底端固定设有上模板(7),
所述移动板(6)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
块(8), 四个所述第一滑块(8)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压板(9), 四个所述压板(9)的底端均固定
设有压块(10), 所述上模板(7)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接触板(11), 两个所述接触板(11)的
底端均设有缓冲板(12), 两个所述缓冲板(1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弹簧(13), 四个所述
弹簧(13)的底端分别固定 设置在两个凹槽内壁底端的两侧, 两个所述凹槽 分别开设在下模
板(2)顶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
竖杆(3)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套板(14), 两个所述套板(14)分别固定 设置在上模板(7)的两
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
板(6)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5), 两个所
述滑杆(15)的底端均固定 设有连接板(16), 两个所述连接板(1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四
个第一滑块(8)的另一侧, 两个所述滑杆(15)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紧 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
接触板(1 1)均卡合连接有接触槽, 两个所述接触槽分别开设在两个缓冲板(12)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
缓冲板(12)的两侧均固定 设有第二滑 块(17), 四个所述第二滑 块(17)分别滑动设置在四个
第三滑槽内, 四个所述第三滑槽分别开设在两个凹槽内壁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
缓冲板(12)的底端均设有限位板(18), 两个所述限位板(18)的底端均固定设有限位杆
(19), 两个所述限位杆(19)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凹槽内壁底端的中部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汽车主驾外侧护板 内盖生产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 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电动伸缩杆
(5)通过控制开关与外 接电源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52615 U
2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
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的选择越来越多, 对汽车质
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护板是汽车车身设计中非常重要且相对独立的一个部件, 该部
件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装配过程中的配合间隙, 甚至影响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0003]在汽车护板生产中, 需要通过模具进行注塑加工, 在模具使用中, 需要将上下模具
连接在一起, 然后进行注塑加工, 在上下模具连接的过程中, 若受力不均匀, 容易造成上下
模具之间出现 间隙, 从而影响护板的生产加工, 降低护板的生产质量, 同时在上下模具连接
在一起的过程中, 若 上下模具之间的碰撞力度过大, 容易造成上下模 具的损坏, 降低了上下
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
盖生产模具, 具有减小间隙和缓冲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
产模具,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设有下模板, 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竖
杆, 两个所述竖杆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底端的两侧, 所述顶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电动伸
缩杆, 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设有移动板, 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固定 设有上模板, 所述
移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 四个
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压板, 四个所述压板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压块, 所述上模板
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接触板, 两个所述接触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板, 两个所述缓冲板底
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弹簧, 四个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凹槽内壁底端的两
侧, 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下模板顶端的两侧。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优选的, 两个所述竖杆的外
壁均滑动连接有 套板, 两个所述套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上模板的两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优选的, 所述移动板顶端的
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 两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均
固定设有连接板, 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四个第一滑块的另一侧, 两个所
述滑杆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紧 固螺母。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优选的, 两个所述接触板均
卡合连接有接触槽, 两个所述接触槽分别开设在两个缓冲板的顶端。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优选的, 两个所述缓冲板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752615 U
3
专利 一种汽车主驾外侧护板内盖生产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