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66083.X (22)申请日 2022.06.13 (73)专利权人 上海菲新塑料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地址 201608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 镇叶繁路 199弄3栋 (72)发明人 张子皓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20 专利代理师 郭振兴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2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了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包括上模 仁, 所述上模仁的底部设置有下模仁, 上模仁与 下模仁对扣, 且上模仁上开设有上凹槽, 下模仁 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下凹槽, 上凹槽和下凹槽组合 而成注塑腔室, 且注塑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间 隙变换结构和第二间隙变换结构, 所述第一间隙 变换结构 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一隔板、 第一卡块、 第二卡块、 第三卡块, 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下凹 槽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板, 第一隔板与下凹槽和第一支 撑板嵌合; 本实用新 型对注塑腔室内部增加间隙变换结构, 使注塑腔 室的容积发生变化, 实现冷却后的模具预变形, 有效的减少残次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17454747 U 2022.09.20 CN 217454747 U 1.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仁 (1) , 所述上模仁 (1) 的 底部设置有下模仁 (2) , 上模仁 (1) 与下模仁 (2) 对扣, 且上模仁 (1) 上开设有上凹槽 (4) , 下 模仁 (2) 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下凹槽 (5) , 上凹槽 (4) 和下凹槽 (5) 组合而成注塑腔室, 且注塑 腔室的内部 设置有第一间隙变换结构和第二间隙变换结构, 所述第一间隙变换结构包括第 一支撑板 (9) 、 第一隔板 (10) 、 第一卡块 (11) 、 第二卡块 (12) 、 第三卡块 (13) , 第一支撑板 (9) 的底部与下凹槽 (5) 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 (9) 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板 (10) , 第一隔板 (10) 与 下凹槽 (5) 和第一支撑 板 (9) 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减小装配间 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凹槽 (4) 内靠近一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卡槽 (6) , 上凹槽 (4) 内靠近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二卡 槽 (7) , 上凹槽 (4) 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卡槽 (8) , 且第二卡槽 (7) 和第一卡槽 (6) 的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减小装配间 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支 撑板 (9) 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 (11) , 第一卡块 (11) 的底部与多个第一卡槽 (6) 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 (9) 底部靠近中部设置有第二卡块 (12) , 第二卡块 (12) 的底部与多 个第二卡槽 (7) 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 (9) 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卡块 (13) , 第三卡块 (13) 的底部与第三 卡槽 (8) 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减小装配间 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间 隙变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 (14) 、 第二隔板 (15) 、 第四卡块 (16) 、 第五卡块 (17) 、 第 六卡块 (18) , 第二支撑 板 (14) 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 (15) , 第二支撑 板 (14) 与第二隔板 (15) 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减小装配间 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支 撑板 (14) 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 设置有第四卡块 (16) , 第二支撑板 (14) 底部靠近另一端的位 置设置有第六卡 块 (18) , 第二支撑 板 (14) 底部 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五卡 块 (17)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减小装配间 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仁 (1) 内开设有注塑口 (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54747 U 2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注塑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 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 注塑 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 射成型机 (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 是将热塑性 塑料或热 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 机和模具来 实现的; 模具注塑时是将热熔材料注入注塑腔室, 冷却 后成型, 冷却后的模具会 缩小, 与实际大小不 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以解决模具注塑 时是将热熔材料注入注塑腔室, 冷却后成型, 冷却后的模具会缩小, 与实际大小不一的问 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 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模仁, 所述上模仁的底部 设置有下模仁, 上模 仁与下模 仁对扣, 且 上模仁上开设有上凹槽, 下模仁 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下凹槽, 上凹槽和下凹槽组合而成注塑 腔室, 且注塑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间隙变换结构和第二间隙变换结构, 所述第一间隙变 换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一隔板、 第一卡块、 第二卡块、 第三卡块, 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与下 凹槽嵌合, 且第一支撑 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板, 第一隔板与下凹槽和第一支撑 板嵌合。 [0005]优选的, 所述上凹槽内靠近一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卡槽, 上凹槽内靠近中间位 置均设置有第二卡槽, 上凹槽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卡槽, 且第二卡槽和第一卡 槽的数量 为多个。 [0006]优选的, 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块, 第一卡块的底部 与多个第一卡槽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底部靠近中部设置有第二卡块, 第二卡块的底部与多 个第二卡槽嵌合, 且第一支撑板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卡块, 第三卡块的底部与第三卡 槽嵌合。 [0007]优选的, 所述第二间隙变换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 第二隔板、 第四卡块、 第五卡块、 第六卡块, 第二支撑 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 第二支撑 板与第二隔板嵌合。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卡块, 第二支撑板底部 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六卡 块, 第二支撑 板底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五卡 块。 [0009]优选的, 所述上模仁内开设有注塑口。 [0010]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模具注塑时是 将热熔材料注入注塑腔室, 冷却后成型, 冷却后的模具会缩小, 与实际大小不一的问题; 本 实用新型对注塑腔室内部增加间隙变换结构, 使注塑腔室的容积发生变化, 实现冷却后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45474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减小装配间隙的侧角模具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3: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