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 ICS 65.020.20 CCS B 05 3715 聊城市 地方标准 DB 3715 /T 55—2024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4 - 1 - 3发布 2024 - 2 - 3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5/T 55—2024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 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聊城市水文中心、高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 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聊城市分校、临清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 高唐县杨屯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高唐县清平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高唐县尹集镇农林水综合服务 中心、高唐县固河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高唐县鱼邱湖街道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高唐县梁村镇农林 水综合服务中心、聊城市茌平区民安 农场家庭农场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申铜飞、庄付磊、商思森、周莉、王子强、魏敏、张敏、张越、袁琳、梁卫红、 冯克、徐丽、张建英、肖从忠、陈文爱、崔峰、张登奎、李玉玲、李国东、商思国 。 DB3715/T 55—2024 2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黑粉病的病症识别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7412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黑粉病 wheat smut 由黑粉病菌危害小麦的茎、叶、穗而引起的一类真菌病害,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和小 麦秆黑粉病。 由带菌种子、土壤及病残体传播。 注:小麦散黑穗病菌为 Ustilago tritici (Pers)Jens;小麦腥黑穗病菌为 Tilletia caries (DC)Tul.(网腥黑 穗病菌)、 Tilletia foetida (Walle)Linder.(光腥黑穗病菌);小麦秆黑粉病菌为 Urocystis tritici Korn 。 上述黑粉菌都是真菌,属担子菌亚门。 4 病症识别 4.1 小麦散黑穗病 系统性侵染病害,病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麦穗外包长一层灰色 薄膜,成熟破裂后散出病菌的厚垣孢子,呈黑粉末状,只留下穗轴。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偶尔 侵害叶片和茎秆,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4.2 小麦腥黑穗病 症状多出现在穗部,病株比健株略矮,分蘖增多。病穗短直,颜色较健穗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 黄色。病粒比健全粒稍粗短,颖片稍张开,内部充满黑粉,初为暗绿色,后变灰黑色,用手指微压,则 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成熟时,颖片转为灰绿色,后为枯白色,有鱼腥味。 4.3 小麦秆黑粉病 症状多出现在麦秆、叶和叶鞘,拔节期以后症状最明显。病株矮小,分蘖增多,叶片卷缩、干枯。 在叶鞘、叶片及茎秆上有灰白色条状病斑,稍隆起,斑内充满黑粉,后表皮破裂,散出黑粉。病株不抽 穗或抽小穗且不结实,或结细小且皱缩的种子。

pdf文档 DB3715-T 55-2024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聊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15-T 55-2024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聊城市 第 1 页 DB3715-T 55-2024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聊城市 第 2 页 DB3715-T 55-2024 小麦黑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聊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4-01-14 23:26: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