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决定 2015年7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决定予以批准,由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5年3月12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5年7月31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自治州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 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其范围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四)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五)传统体育、游艺; . 44·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注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领导,将非物质文化 财政预算。 第六条州、县(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 工作。其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记录并建立档案; (四)组织评审、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五)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 (六)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相关的其他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族宗教、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其 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七条州、县(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配备专业工作人 员,具体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自治州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工作,并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 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举报。 R 第二章调查与名录 第十条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行分级保护的原则,建立州、县(市)两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一条州、县(市)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具体实施由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州、县(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45·

.pdf文档 法律法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法律法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 1 页 法律法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 2 页 法律法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21:07: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