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17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186.1—2012 微生物农药毒理学试验准则 第1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 Microbial pesticide toxicological test guidelines- Part 1 : Acute oral toxicity/pathogenicity study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2-06-06 发布 201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186. 1—2012 前 NY/T2186《微生物农药毒理学试验准则》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 第2部分:急性经呼吸道毒性/致病性试验; 第3部分:急性注射毒性/致病性试验; -第4部分:细胞培养试验; 第5部分:亚慢性毒性/致病性试验; 第6部分:繁殖/生育影响试验。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丽英、陶传江、李敏、孟宇晰、闫艺舟、叶纪明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1 NY/T 2186. 1—2012 微生物农药毒理学试验准则 第1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为微生物农药登记而进行的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acuteoral toxicity/pathogenicity 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口给予微生物农药产生的有害效应 2. 2 剂量 dose 受试微生物农药的给药量,用给予每只实验动物的微生物的单位数表示。 2. 3 unit of microbial pesticide 微生物农药的单位 几类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农药的单位定义如下: 2. 3. 1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细菌或原生动物孢囊的单位unit of bacterial orfungal spore and bacterial or protozoan cyst (colony forming unit,CFU)的一个完整的实体。 2. 3.2 细菌营养体的单位unitofvegetativebacterium 单个活的生物体,通常是指能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菌落形成单位(CFU)的实体。 2.3.3 真菌菌丝的单位unit of fungal mycelium 干重1.0X10-°g的菌丝体,或在标准试验程序下,能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菌落形成单位 (CFU)的菌丝体。 2. 3. 4 原生动物的单位unitofprotozoa 原生动物门各个目成员的一个完整的营养体、孢子或孢囊。 2.3.5 病毒的单位unit of virus 显微镜下一个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多面体,通常是指能在合适的宿主细胞或组织中形成一个感染单 位(infective unit,IU)的实体。 2. 4 1 NY/T 2186. 1—2012 毒性 toxicity 微生物或毒素损伤或破坏宿主的能力,不一定同时发生微生物的感染、复制和生命活动。 2. 5 感染性infectivity 微生物突破或逃避宿主自然屏障造成感染的能力。 2. 6 致病性pathogenicity 微生物感染宿主后,在宿主体内存活及繁殖,对宿主造成损伤或破坏的能力,与宿主的耐受性或敏 感性有关。 3试验目的 评价微生物农药的毒性和致病性时,通常首先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通过短时间经口给 药和给药后适当时间的观察,提供微生物农药的毒性、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基本信息。 4试验概述 实验动物经口给予一定剂量的微生物农药,给药后观察引起的效应和死亡情况,并估计动物体内微 生物农药的清除情况,试验期间死亡和试验结束时处死的动物进行大体解剖检查,试验期间定期及试验 结束时评价微生物农药的感染性。 5受试物 应全面了解受试微生物农药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受试物的形态,如芽孢、孢子、孢囊、营养体、病毒 体等,应该与申请登记产品的形态相同。此外,受试物的生长阶段、包含的细胞器和附属物以及表型特 征(包括引人基因的表达产物)等,也应尽可能与申请登记产品的相同。如果有文献表明可能暴露于微 生物农药的其他形态,或微生物农药在宿主内会发生形态变化,也可用这些形态进行试验。 6试验方法 6.1动物选择 6.1.1种属和品系 首选大鼠或小鼠,应选择常用的实验品系。选用其他种属动物应说明理由。实验动物应不携带特 定微生物或寄生虫。 6.1.2年龄和性别 选择初成年动物,大鼠7周~9周,小鼠6周~8周。使用雌雄两种性别,每种性别的动物数相同。 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经产的。实验动物体重差异不超过同性别动物平均体重的士20%。 6.1.3数量 试验组至少6只动物(雌雄各3只)。此外,还需要足够数量的动物用于试验中期检查以及设立对 照组。 6.2对照组 6.2.1需要设一个平行的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每种性别4只动物。对照组中一半动物(雌雄各2只)与 试验组动物隔离饲养,另一一半动物(环境对照组与试验组动物共同饲养。 6.2.2般不需要设单独的溶剂或介质对照组,除非溶剂或介质的毒性未知。 6.2.3必要时,设立给予灭活受试物(如丧失繁殖、发育或脱孢囊能力)的对照组,可有助于评价受试物 的毒性。采用的灭活方式应能保持微生物结构的完整性。 2 NY/T 2186.1—2012 6.3给药方案 6.3.1给药剂量 试验组动物给药剂量至少为1.0×10°单位/只。如果剂量达不到1.0×10°单位/只,必须说明理 由。 6.3.2溶剂或介质 所用溶剂或介质应能维持微生物生存、发育或脱孢囊能力,以及在适宜细胞内的寄生和感染能力。 6.3.3给药容量 啮齿类动物经口给药容量一般不超过2mL/100g体重。应尽量减少实验动物间给药容量的差异。 6.3.4剂量定量 根据受试物的微生物种类选择测定给药单位数的定量技术。如果可能,每次给药都要对有活力、有 潜在活力或有感染性的受试物的单位数进行定量。与生物数量相关的代谢测定可作为菌丝体形态定量 的首选技术。剂量定量宜和试验同步进行。 6.4给药 6.4.1实验动物给药前禁食过夜,饮水不限。受试物用灌胃管或合适的插管一次性灌胃给药。给药后 继续禁食3h~4h。 6.4.2如果受试物容量太大不能一次给完,可在24h内分几次给予,般间隔4h~6h。同时应根据 持续时间给予实验动物必要的饲料和饮水。 6.5观察期 给药后至少观察21d。根据受试物的类型、实验动物对其清除情况、毒性和致病性体征出现和消失 的时间以及动物死亡时间,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6.6动物的观察 6.6.1每天对所有实验动物至少进行一次详细的临床观察。每天应进行必要的额外观察,并采取适当 的措施,例如:死亡动物的解剖检查和体内受试物的定量,虚弱或濒死动物的隔离检查,以尽量减少实验 动物信息的丢失。 6.6.2笼旁观察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变化: a)皮肤和被毛; b)眼睛和黏膜; c)[ 呼吸系统; d) 循环系统; e) 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 f)身体活动性; g)行为方式。 应特别注意观察震颤、抽搐、腹泻、无力、流涎、睡眠和昏迷等体征。 6.6.3给药前、给药后每周、死亡和处死时称量实验动物体重。尽量准确记录实验动物的死亡时间。 6.7 大体病理学检查 试验中死亡和处死的动物应进行大体解剖检查,记录所有观察到的大体病理学改变。如大体病理 学检查有明显改变,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或分离、检测损伤部位的受试微生物。 6.8体内受试物的定量检测 6.8.1采用敏感的定量检测技术,如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等,评价动物体内受试微生物的清除情 况、感染性或持久性。应测定并报告检测方法的回收率、检测限和灵敏度。如可能,所用定量检测方法 应能检测微生物的复制情况。 3 NY/T 2186.1—2012 6.8.2给药后立即和试验期间定期收集实验动物粪便,检测受试物的量,估计经口给药后受试物的清 除情况。 6.8.3给药后第3d和给药后每隔一周,处死雌雄动物各3只,定量检测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受试物 的量,评价感染性和清除情况。定量检测的范围一般包括肾、脑、肝、肺、脾、血液、有代表性的淋巴结,必 要时也包括损伤部位和给药部位。根据观察到的毒性和致病性效应的性质,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组织、器 官和体液的检测。 6.8.4试验过程中处死的次数取决于受试物的性质,并能确定合理的清除方式。最后处死时,也应对 环境对照组动物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受试物进行定量检测。 7数据和报告 7.1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应该包括受试物暴露与所有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之间的关系,异常反应包括: a)异常行为; b)临床异常; c)肉眼损伤; d)体重变化; e)死亡; f)毒性; g)感染性; h)致病性。 7.2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名称、试验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报告编号; b)试验委托单位和联系方式、样品受理日期和封样情况; c)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期、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日期; d)试验摘要; e)受试物基本信息; 实验动物情况; 剂量和组别、受试微生物农药一个单位的定义以及每只动物接受的受试物的单位数; g) h)试验条件和方法; 试验结果: 1)每只动物的死亡时间; 出现毒性和致病性体征的动物数 2) 毒性和致病性; 4) 体重及其称量时间; 5)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
NY-T 2186.1-2012 微生物农药毒理学试验准则第1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致病性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