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2671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甘味绞股蓝生产病害化学防治方案 甘味绞股蓝生产病害化学防治方案见表A.1。 表A.1甘味绞股蓝生产病害化学防治方案 安全间隔期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用药方案 及每季最多 使用次数 方案一:0.5%大黄素甲醚水剂,15g/hm²~45g/hm²兑水 白粉病、霜霉病、灰 发病初期 225kg~675kg喷雾 7~10d,3次 霉病、炭疽病 方案二:拜雷顿稀释4000倍喷雾 方案一:20%硅唑·咪鲜胺300mL/hm或41%聚破·嘧霉 胺375mL/hm²,兑水225kg喷雾 叶斑病、白粉病、霜 发病初期 方案二:41%聚破·嘧霉胺300mL+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7d,2次 霉病 225mL/hm²兑水225kg喷雾 方案三:25%凯润乳油稀释300mL/hm²兑水600kg喷雾 白粉病、白绢病、叶 茎叶病害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40kg/hrm², 斑病、炭疽病、根腐 发病初期 稀释300倍喷雾;根部病害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 7 d,3次 病、立枯病 剂40kg/hm²,稀释3000倍灌根 菌核病、霜疫霉病、 方案:2%宁南霉素稀释260倍拌种 病毒病、茎腐病、蔓枯 播种、苗期 方案二:2%宁南霉素900mL/hrm²兑水360kg灌根和叶面 7d,3次 病、白粉病 喷雾 10%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1500g/hm²~2250g/hm²,兑水 霜霉病、白粉病、黑 50kg~75kg喷雾 斑病、灰斑病、纹枯 发病初期 7d,3~4次 土壤消毒用10%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1500g/hm²~2250g/ 病、晚疫病 hm?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5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江 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哈益明、朱佳廷、周洪杰、李庆鹏、王锋、靳婧、郭芹、冯敏、李澧、李伟明、李安、顾 贵强、杨宝路、李珍、张松山、李咏富、耿乙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651—2014 香辛料辐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方法、标识和贮存与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香辛料辐照加工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6334 辐照装置食品加工使用剂量学导则 GB/T16841 能量为300keV~25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GB17568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 GB/T18524 食品辐照通用技术要求 GB/T25306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NY/T901.绿色食品香辛料及其制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最低有效吸收剂量 minimum effective absorb dose 为获得预期的辐射效应所需的最低吸收剂量,即工艺剂量的下限值。 息服务平台 3.2 最高耐受吸收剂量maximumtoleranceabsorbdose 不影响被辐照产品质量的工艺剂量上限值。 4辐照前要求 4.1感官指标 辐照前香辛料应具有该产品固有的色泽、形态,具有香辛料风味、滋味和气味,无异味。产品符合 NY/T901中规定的要求。 4.2微生物检测 辐照前应对被辐照的香辛料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按照GB4789.2、GB4789.3、GB 4789.4、GB4789.5、GB4789.10、GB4789.15的规定执行。 1 NY/T 2651—2014 4.3包装 内包装应选用食品级、耐辐照、保护性的材料密封包装,并符合GB7718的规定。外包装的种类、 规格尺寸应适合香辛料的辐照灭菌处理及贮藏、运输的要求。 5辐照 5.1辐照装置与管理 辐照装置的建造、防护及剂量监测按照GB17568的规定执行;电子加速器的设计、束下装置及控 制系统按照GB/T25306的规定执行。辐照剂量监测和质量控制应符合GB/T16334的要求,辐照装 置运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8524的规定。 5.2辐照工艺要求 香辛料辐照工艺剂量应大于最低有效吸收剂量,最高耐受吸收剂量不应超过10kGy。 5.3剂量控制 电子加速器辐照场剂量学性能及辐照产品中吸收剂量的测量应按照GB/T16841的规定执行。 5.4质量控制 香辛料辐照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按照GB/T18524的规定执行。保证对香辛料辐照加工过程进行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控制。吸收剂量是辐照处理的关键控制点。根据辐照前对香辛料的检验、辐照 加工过程控制和辐照后产品的检验结果的评定,确定工艺剂量。 6辐照后质量要求 辐照后香辛料的质量要求符合NY/T901中的规定。 7检验方法 7.1感官指标 辐照后香辛料感官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该产品固有的色、香、味,无异味。感官检验按照NY/T 901的规定执行。 7.2微生物检验 7.2.1菌落总数 7.2.2大肠菌群 按照GB4789.3的规定执行 7.2.3霉菌和酵母 按照GB4789.15的规定执行。 7.2.4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照GB4789.4、GB4789.5、GB4789.10的规定执行 8标识 辐照后的香辛料包装应有辐照食品标识,标识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9贮存与运输 9.1贮存 香辛料辐照前后应分区管理,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清洁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不应与有毒、 有害物品混存。 2 NY/T 2651—2014 9.2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晒,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51—2014 9.2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晒,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51—2014 9.2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晒,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 2651-2014 香辛料辐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