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65.020 B 17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Chemical pesticide-Guideline for Myriophyllum spicatum toxicity tes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8-07-27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NY/T327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技术内容参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CDE)化学品测试导则No.239《水-沉积物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健、周欣欣、张燕、宗兆飞、瞿唯钢、袁善奎、杨亚哲、赵雅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的材料与条件、试验操作、数据分析、质量控制、试验报告等的基 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为化学农药登记而进行的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其他类型的农药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273难处理农药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水-沉积物系统 water-sediment system 在实验室应用水相培养基和人工土建立水-沉积物试验系统,用于模拟穗状狐尾藻在野外的生长 情况。 3.2 测量变量 measurementvariable 在试验过程中被测量或被记录的变量。本标准中测量变量指穗状狐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 度、鲜重和干重。 3.3 响应变量 response variable 又称因变量,随测量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本标准中响应变量指穗状狐尾藻的平均比生长率和生物 量增长量。 3. 4 平均比生长率averagespecificgrowthrate 3.5 生物量增长量yield 试验期间穗状狐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度、鲜重和干重的变化,即一定试验周期内(如14d)最 终测量值与最初测量值之差。 3.6 半效应浓度medianeffectiveconcentration 在生长抑制试验中,使供试生物平均比生长率或者生物量增长量比对照下降50%时的供试物浓 度,用EC5o表示。在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中,通过平均比生长率的抑制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半效应浓度, 用E.Cso表示;通过生物量增长量的抑制百分率计算而得到的半效应浓度,用ECso表示。 注: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升(mga.i./L)。 1 NY/T3274—2018 3.7 抑制百分率percentageinhibition 一定时间内处理组响应变量和对照组的差值,占对照组的百分比。 4试验概述 通过配制水相培养基和人工土建立标准的水-沉积物试验系统用于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将供试 物按等比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试验药液,通过水相染毒法对预培养好的穗状狐尾藻进行染毒,连续培 养14d观察穗状狐尾藻的生长抑制情况。分别测定穗状狐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度、鲜重和干 重,并求出半效应浓度E.C5o(14d)和ECso(14d)值及其95%置信限,评价供试物对穗状狐尾藻可能产 生的影响。 5试验方法 5.1材料和条件 5.1.1供试生物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是双子叶植物、狐尾藻属多年生沉水植物,具体描述参见附 录A。试验用穗状狐尾藻应选择同一种群、同一培养批次、健康的、处于快速生长期、生长完好、没有损 伤或者变色的藻。 试验用穗状狐尾藻可引自野外、水产市场或其他实验室。如果来自野外或水产市场,试验开始前将 采集的穗状狐尾藻用与试验相同的水相培养基至少培养8周;采集地点应选择没有受到明显污染的水 域;如果穗状狐尾藻来自其他的实验室,试验前应至少培养3周。穗状狐尾藻的预培养应使用与正式试 验相同的培养基。 5.1.2供试物 农药原药或制剂。对于难溶于水的农药,可用少量对供试生物毒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乳化剂或分散 剂助溶,用量不得超过100mg/L(或0.1mL/L)。 5.1.3主要仪器设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人工气候室。 培养箱。 无菌操作台。 电子天平(0.0001g)。 电热鼓风干燥箱。 pH计。 溶解氧测定仪。 温湿度记录仪。 照度计。 植物生长灯。 玻璃烧杯(推荐规格:2L,高约24cm,直径11cm)。 玻璃缸(推荐规格:长约50cm,宽30cm,高40cm)。 培养钵(应选择不易吸附供试物的情性材料,推荐规格:500mL,高约9cm,直径8cm)。 其他玻璃器血等。 5.1.4试验条件 光源宜采用连续的植物生长灯(波长范围400nm~700nm),水面上光强120μE/(m²·s)~160 μE/(m²·s)或者88001x~11800lx,试验区域光照强度差异应保持在土15%范围内,光照/黑暗时间 2 NY/T3274—2018 比为16h:8h。试验水温应控制在(20士2)℃范围内。植物生长的最佳pH应在7.5~8.0。在试验过 程中,对照组的pH变化不得超过1.5个单位。 5.2试验操作 5.2.1试验体系建立 推荐采用SmartandBarko水相培养基和人工土建立标准的水-沉积物试验系统,用于穗状狐尾藻 的培养和试验。水相培养基配方和人工土配方见附录B。人工土按照以下顺序装人培养钵:在培养钵 底部铺一张湿滤纸,依次加入约1cm厚的标准土(无营养盐的人工土)、约4cm厚含氮磷营养盐的人工 土和1cm厚的标准土,最后覆盖一层约1cm厚的细沙。沉积物至少填充培养钵容积的70%。 5.2.2预培养 选择同一批次、健康的穗状狐尾藻,截取约6em顶茅并将底部约3cm去掉侧枝后插入沉积物中。 每个培养钵中植人4株~ SmartandBarko培养液 至少高出沉积物表面约10cm,保证穗状狐尾藻茎叶浸没在培养液中。预培养 过程中随时补充去离子水,使容液变化量不超过10 在51 来判断穗状狐尾藻的生长 少3株移除植株的 部 育情况 可以进行试验;如 发 女好 根部生长不明显 需 要适当证 预培 养时间。预培养结束后 培养钵中保留3 株生长状态良好 且相似的穗状 狐尾藻 5.2.3方法的选择 S S 根据供试物特 性选择 态法或半静态法进行试验 选择半静态法时 十间间隔(如试 验的第7d)更 换 式验药液 换液过程中立尽量减少 沉积物悬泽 当使用静 态法 时,应确保试 初始衣度的 验期间的试验 过程中 药液出现大量藻 类、细菌等微生物 试验的正常进行,应选择 择半青 5.2.4水相染 用Smara 系列不同浓度的试验药添 试验的2L玻璃 烧杯中。将预培 亲好的利 养钵缓慢车 元积物表面约 EN 10cm。 5.2.5预试验 代正达 在正式试验 大的间距设置者 的浓度范围。保 狐尾 证每个培养钵3株穗 验容器在培养箱或 人工气候室中应随机 改观察 程中随 充去离子水,使溶液 变化量不超过10%。 5.2.6正式试验 在预试验确定的浓度范围,按小于3.2个 浓度组,并设1个空白对照组, 使用助溶剂的还应增设溶剂对照组 复,按5.2.4的方法进行染毒。试验周期为14d。 5.2.7限度试验 当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物在100mga.i/L浓度或最大溶解度时没有毒性效应,可直接进行限度试 验。限度试验时,对照组和处理组至少分别设置6个重复,且应对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如t检验)。 5.2.8观测与记录 5.2.8.1观测指标和频率 穗状狐尾藻在含有供试物的水体中暴露14d。在试验第0d,从备选穗状狐尾藻中随机选择5盆, 分别测定穗状狐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度、鲜重和干重。在试验第14d,测定每个培养钵中穗状狐 3 NY/T3274—2018 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度、鲜重和干重。在第0d、第7d和第14d测定pH、溶解氧、试验溶液表面 光强,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状况(变色、坏死、萎缩等);每天测定水温;如果选择半静态法,在更换试验药 液前后测定水温、pH、溶解氧。 5.2.8.2测定方法 穗状狐尾藻的茎、根、整株植物的长度为每个重复3株植物的平均值;植株鲜重和植株干重为每个 重复3株植物重量的总和,并对植株总体生长状态进行观察。茎长、根长、植株总长、鲜重和干重可按下 列方法测定: a)茎长:测定沉积物界面以上,水中穗状狐尾藻的茎长,包括主茎长和侧枝的长度。 b)根长:将穗状狐尾藻轻轻从沉积物中拔出,测量根垂直从上到下的长度 c 植株总长:茎长和根长的总和。 d)茎、根和整株植物的鲜重:轻轻地将穗状狐尾藻从培养钵中取出,包括根部,洗去泥沙。如果有 断裂的根部在泥土中,将断裂的根部一同取出,并洗净。将植物放在吸水纸上吸干植物的多余 水分,分别测量茎、根和整株植物的鲜重。 茎、根和整株植物的干重:鲜重测定结束后,将整株穗状狐尾藻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烘 e) 干至恒重,分别测量茎、根和整株植物的干重(精度精确到0.1mg)。 5.2.8.3植株生长状况评价 记录植物外观及水相培养基状况,关注植物发生变色、坏死、萎缩等现象;细菌滋生或藻类污染;生 长状态异常,如发育不良、节间距变化、茎/叶扭曲、侧枝增殖、叶组织受损、松弛现

pdf文档 NY-T 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第 1 页 NY-T 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第 2 页 NY-T 3274-2018 化学农药 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准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