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网
ICS 65.020 B21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03 - 1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7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编制。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 质资源研究所、保山市伟农农牧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光华、严炜、刘倩、罗鑫、熊贤坤、沈绍斌、段春芳、宋记明、肖明昆、刘 学锦、莫成玉。 I DB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王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气候、种茎制备、苗木培育、种植地选择及整理、 种植技术等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王草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352 热带牧草 种苗 NY/T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王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 typhoideum Rich. 王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故又名杂交狼尾草,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 业中心收集保存,编号为 CLAT626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引进并于 1998 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为热研 4 号王草。因茎杆高大,名王草、皇草。王草为多年生禾本科三倍体碳四植物,直立丛生,具有较强的分 蘖能力,生长迅速,株形巨大,是优良饲草、生态草、菌材和纸材。 3.2 种茎 Breeding stems 用于繁殖育苗的成熟茎干。 3.3 根颈 Root neck 幼苗期形成的密缩茎节段,紧靠萌发点,是萌蘖的主要形成部位。 4 立地气候 4.1 适宜海拔 最适宜区:海拔200 m~1200 m; 适宜区:海拔1200 m~1800 m; 1 DB5305/T 71—2022 次适宜区:海拔1800 m~2000 m。 4.2 适宜气候 年平均气温 15℃以上,最低气温在-2℃以上,年无霜期低于 250 d 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4.3 适宜土壤 pH 值为 4~9 的红壤、黄壤、棕壤、砂壤等土壤都能生长,耐盐碱,有一定的抗旱、抗涝能力;喜 肥水。 5 苗木培育 5.1 苗床准备 将苗床整成0.9 m~1.1 m宽度的墒面,苗床间距30 cm。顺墒面宽度方向挖沟,沟深10 cm~15 cm, 种植株行距20 cm*30 cm。 5.2 育苗 将成熟种茎切成1节或2节1段,节下保留1/3茎节长,按株距5 cm靠沟的一边排好,芽朝上,覆土深 度3 cm~5 cm,栽后及时浇水,并用草料等覆盖保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6 种茎制备 6.1 种茎采集 种茎可以从种茎圃中移栽或从大田中采集,种茎圃的种苗需要苗长至3~4叶时方可进行移栽;大田 采集须选择充分老熟,生长期为8个月以上的茎秆作为种茎,用利刀从离地10 cm处砍断。 6.2 种茎制备 大田采集的种茎留中下段茎作为种茎,去除上部横截面直径小于1 cm的部分,随后用利刀按1节或2 节切成小段,保护好芽眼。 6.3 种茎储存 种茎最好随砍随用,如遇多余的情况,可放置在阴凉处或者覆盖遮阴网,每天早晚适量喷洒水保持 种茎湿润。 6.4 种茎质量标准 应符合NY/T 352中的相关要求。 7 种植地选择及整理 7.1 地块选择 土壤要求不严,但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7.2 整地 2 DB5305/T 71—2022 2 2 耕翻深度20 cm~30 cm,耙细,清除杂草。施农家肥22500 kg/667 m ~30000 kg/667 m ,或施750 2 2 kg/667 m ~1500 kg/667 m 的复合肥做基肥,注意肥料需要与种植层土壤混合均匀。 8 种植技术 8.1 种植时间 在海拔 1200 m 以下且无霜期 300 天以上的区域,3~10 月种植;海拔 1200 m 以上的区域,3~6 月种植。 8.2 种植方式 平放、斜插、直插、分株繁殖。 8.2.1 平放 适合大田采集种茎,种植株行距40-60 cm*60-80 cm,开沟深度10 cm,覆土5 cm,种植后压实土壤。 8.2.2 斜插、直插 适合种茎圃培育或大田采集种茎,种植株行距60 cm*80 cm,斜插深度为5 cm~10 cm,保证埋入1~ 2芽眼。 8.2.3 分株繁殖 将生长1年以上出苗后的种篼切分成带2~3芽的分株苗,根系保留长度10 cm,其余可进行修剪,按 60 cm×80 cm的株行距穴植。 9 田间管理 9.1 补种 之后15 d查看出苗情况,根据需要及时补苗。 9.2 中耕除草 进行1~2次中耕除草。 9.3 水肥管理 9.3.1 水 晴天久旱,应及时浇水。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 中的相关规定。 9.3.2 肥 2 2 2 苗期及每次刈割后施尿素150 kg/hm ~225 kg/hm ,每次中耕除草及刈割后撒施施尿素300 kg/hm ~ 2 2 2 450 kg/hm ,入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后,施有机肥15000 kg/hm ~18000 kg/hm ,选用的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中的相关要求。 9.4 病虫害防治 3 DB5305/T 71—2022 主要虫害为粘虫和蝗虫,可通过提前刈割利用进行防治,杂草、害虫也可使用农药防治,农药的使 用符合GB.T 8321 中的相关规定,打药后15天内不进行刈割饲喂。 9.5 刈割 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确定刈割高度。 饲喂鸡、鸭、鹅禽类,刈割高度为120 cm~150 cm; 饲喂牛、羊等畜类,刈割高度150 cm~250 cm。 9.6 冬季养护 霜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10 cm~15 cm,培土保温。气温升至20 ℃后行间开沟施肥,沟深、宽 2 2 均为15 cm~20 cm,施复合肥(N:P:K=15:15:15)1500 kg/ hm 或有机肥15000 kg/ hm ,覆盖施肥沟。 9.7 更新 一次栽植可应用4~6 年,分蘖位上移不易越冬,土壤板结肥力减退,需要重新种植。老桩可以用 于分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71-2022 保山市王草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3:48: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